生命里经历过很多次的成全,有我成全别人的,也有别人成全我的,源于我是一名极普通的人,所以每一次成全似乎都微不足道,能够清楚地记忆并完整表达出来的自然不多,倒是简书平台成全了我写作的梦真实可见,感受至深。
三年前,我阅读儿子转发自己在简书上的一篇文章,那时我知道了有个叫简书的写作平台。还在小学、初中时,我就偏爱语文,作文常被老师当成范文朗读。初中毕业后走进中专学校, 所学的课程没有语文,作文就此淡出我的生活,30多年来,除了读些没有雕琢的专业书籍外,我对纯文字、文艺性的东西接触甚少,书写仅限于那点能说明问题的生活短信。但曾经的文字被老师读过的记忆一直留存,温暖而清新,文字的情结在我的生命里从没有离去,我想表达的冲动如今格外明显,一段心情的感悟、一个美好的际遇或一束美丽的花开….,无不促使我想把它们变成和自己共情的文字,镶嵌在自己记忆里呢,如一条溪流,流淌在生活里,留下一朵朵欢快的浪花、一层层思绪的涟漪。原本就单薄的文字,又被我旷置太久,我几乎忘记了语言的表达,但对文字的爱让我蠢蠢欲动,简书平台像窥见了我的心事一般,如约而至,出现在我的面前。我怯生生地问儿子,我可以在简书上书写吗?他的回答是肯定的。语出后我犹豫了,写作——多么高、大、上的字眼,多年不提笔的我…..儿子瞬间明白了我的心事,他知道,这些年,我除了工作还是工作,生活早被枯燥的模式格式化,没有文字功底,缺乏写的底气,更有“丑媳妇怕见公婆”的扭捏。他开始鼓励起我,说简书是个包容性很强的平台,海纳百川,既有初学写作的“晚生”,又有声名远扬的“大亨”,更有一群灵魂相近的朋友们…..于是,我对自己朴拙的文字不再心存芥蒂,下载了简书,试着写下一段段简短、幼稚的小文字留存在属于我的主页,这时,如果把简书比做是广袤的原野,那么我就是陇上的一朵小野菊,兀自绽放,散发着只有自己才可以欣赏到的幽香。
不久,由于工作、生活的压力,还有自己的懒惰作祟,像蜻蜓点水一般,我又离开了简书,重复着经年熟悉了的生活,才拿起的笔便停了下来。
一年前,疫情突发,闲赋在家的时间一下子多起来,相伴而来的是浮躁的空虚,此刻,我又想起了简书,又回到了简书。
这次,我端正了自己的态度,拟定了书写计划,没有好高骛远的理想,只想着,通过书写的锤炼,可以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生活,让单调的生活里多一抹色彩,让输出可以倒逼输入,让空虚的灵魂多一点内涵,不再那么贫瘠,思想的高度与深度得以拓展…..于是我再次书写,从日更开始,每天要求自己写出三、五百字,开始书写时,心里明明有了主题,但提起笔来,只能拼凑出一些只言片语,文字干巴巴的,贫瘠的没有一点血肉,小小的日更没进行几天就气馁的不想继续,但看见那么多坚持年更的友友,深为自己半途而废惭愧,一个声音敲打着自己:“为什么我不可以?”于是我振作起来,又顺着既定的目标一步步地走下来。
经过100天的日更,我觉得语言明显流畅了,原来留在日记本无人问津的文字有了赞,接下来有专题编辑找到我,要求推送了我的文章,推文前,她们还不厌其烦的一遍遍替我修改,校对,让我有种回到学校回到语文课堂的感觉,写作因此而得到提高,后来推文频频出现,我感觉自己绽放了,心里美滋滋的,原来我也可以写出让人认可的文章(尽管只是小众),从此,我奠定继续书写的信念,并试着向公众号投稿,第一次被录用时,我情不自已的发了朋友圈,像似在标榜自己的新生,找到了新的生活意义,那份发自内心的喜悦无以言表,原来写作,并不是件遥不可及的事,我可以写、可以表达。
我知道自己的文字既无深度可言更无广度可叹,肤浅而单薄,严格意义上说甚至不能称谓“文字”,但我的文字里浸透了我的情感,与我共情、共鸣,呼应着我的心声,我只是燕雀没有鸿鹄之志,只为取悦自己而写,弹奏属于自己的琴弦,像一盏昏暗的烛光照亮、温暖着我的世界,从此,我不再孤独寂寥。世界上从没有哪部作品是为我而生,没有哪部作品是为我而写,没有哪部作品可以感知我心动的节拍,感知我的痛、我的爱的......只有我自己可以唱出让自己感动的歌谣。
感谢简书让我找到倾诉的途径,感谢简书成全了我书写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