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和朋友聊天,突然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你的产品观是什么?
呃,沉默半晌:是啊,好歹做了这些年,产品观和方法论是什么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会拆分成愿景、场景、数据、时间四个角度,试图给出一个更立体的答案。
站在愿景的角度:我们要成为什么
愿景,一度是年少时觉得最虚无缥缈的名词。
如今,也许是年纪大了,觉得愿景的意义是最重要的。(笑
我们常因为出发了太远而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做人如是,做产品如是,做功能亦如是。
如果没有在出发前就明确我们要成为谁,业务的核心愿景和主干服务是什么,就非常容易假借增长和数据之名上线一些鸡肋功能,让整个产品日趋臃肿,最终变得面目全非。
更可怕的是,所有短线局部的数据增长必然以更加隐晦而长线方式影响到全局的增长,比如:
- 短线上为了提升关系密度,就刻意引导用户关注高热用户。长线来看,普通用户的关注关系变成了不对等的粉丝关注关系,过多被引导而来的关注也影响了用户的关注质量。
- 短线上为了提升销售额,就不加区别的进行打折促销和优惠券发放。长线来看,会降低用户对于服务、商品的价值感认知,从而产生了等打折促销,不打折不买的行为。
愿景,即目标。前进的道路往往会模糊不清,但我们还是需要记住自己究竟要前往何方。
站在场景的角度:用户为什么接纳我们
站在场景的角度,我们成了一个演员:试图把自己的主观预设判断从躯壳里抽离出来,让自己变成用户角色,放在幕布前、进入场景里。尽可能的用同理心去体会、用逻辑去判断思考用户的选择与路径。
选择,关乎产品的核心价值和可替代成本:
- 用户为什么要使用这款产品?我们满足了怎样的需求。
- 用户为什么不使用其他产品?我们提供了怎样的差异化价值。
- 用户为什么留存?什么样的价值点让他有了回访的动力。
做一款回答不出差异化核心价值的产品显然是辛苦的,这样的产品让我们深陷红海,试图通过效率战争与同质化竞品PK。当然,很多成熟期产品的情况就是这样:已经身处高点,环顾四望不是云雾缭绕便是下坡。强敌环伺,只有试图去探索云雾之间:更好已不足够,不同才是出路。
路径,是用户对于产品使用方式:
- 用户可能会在怎样的情况下使用服务?
- 用户会使用哪些功能,使用频率是怎样的?
- 在这些功能和页面上用户为什么停留、为什么点击,什么影响了他们的消费决策?
站在场景里对于用户操作路径的理解,就是你我在一本本产品经理入门书里看到的那样:一秒钟变小白代入用户思维。我们需要从一个高度精英化的上帝视角里走出来,用心去揣摩体验用户,做一点接地气的事情:顺应引导用户,而不是试图教导用户。
快手、拼多多、趣头条,这些被我们戏谑为“五环外”的成功产品,无一不是身在五环内产品经理所设计实现的。他们也许并不是典型的用户,但是他们却能够做出让典型用户大量消费的产品,这就是场景理解的用处。
当然,站在场景里思考的结论往往会让人觉得沮丧:我们会发现让自己兴奋不已的灵光一闪对于用户而言,很可能不过是又一款高度重复的服务,亦或是没有解决实质的故弄玄虚。好在,拍掉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 总比 真的做出了无人问津的产品要强。
站在数据的角度:短期应该怎么做
我是坚定的数据驱动信徒,坚信“If you cannot measure it, you cannot improve it”。 但如你所见,我依然只将数据驱动放在第三位:在愿景解决是什么,场景解决做什么,数据能够帮助我们的是怎么做。
依照惯例搬出公式,我们做的所有产品运营手段都存在一定成功的概率,也会有预期的收益,我们衡量的是这一系列手段的数学期望值:
首先,数据能够帮我们更好的判断优先级。通过对于业务流程各个环节的拆分,以及参考行业数据,我们可以更确定判断影响面,通过要事优先来确保我们迭代的预期收益。
其次,数据能够帮助我们验证假设是否正确、校验产品动作是否准确。每个产品改进都应该是有核心目标的,而且这一核心目标应该是可衡量的。在这个前提下,通过构建功能核心指标 + 业务核心指标的AB实验,能够让产品的迭代更科学可靠。对于产品方案的选择,不再是谁的title高谁说了算,而是在基础逻辑达成共识的情况下,丢到线上通过真实的数据来做出尽可能公正的裁决。
最后,有了数据才可以更好的度量、以供取舍判断。产品不是孤立的:运营协作、生态建设、跨部门支持,各种各样的复合目的都会落地在产品实现上。有了数据的追溯,我们才可以更好的度量不同动作所带来数据的折损,从而实现精细化运营、活动。
站在时间的角度:思考进化与改变
有一句有些伤感的话:“你什么都没有做错,只是老了。”对于产品来说,也是这样。
时间就像是流水一般,挟裹着产品进入了不同的航程:不同的外部环境、不同的内部组织、不同的产品规模和阶段:你所坚信的一定会发生改变,你所擅长的一定会成为羁绊。
比如,团购在快速风起云涌后如今收归平静;比如,电子商务如今高喊新零售线上线下融合;比如,主动的RSS定制阅读如今已经改变为被动智能推荐;比如,付费的杀毒主需求如今已经改变为免费的系统优化服务,等等等等不胜枚举。
拥抱变化,才是不变的要求。
这也使得我们需要放下执念,以季度为节点重新审视用户群在产品中的分化与变迁,产品里不同的功能的作用与适应范围:
- 定期刷榜,看看外部产品对于类似业务的不同理解。不要直接否定“非吾族类”,而是本着"存在即合理"的认知去看看是否可以"西学东渐"。
- 定期review场景中不同路径、不同功能的数据表现,对于该砍掉的部分大刀阔斧的砍掉不要痛心,以保持整体路径的明确清晰。
承认变化、接受进化。
物竞天择,便意味着筛选与改变:与其被时代抛弃,不如自己先改进自己。
如上,便是目前我个人的产品方法论:愿景导向、场景还原、数据驱动、时间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