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不少人靠写作赚得盆满钵满,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写作“大军”,希望通过写作获得一些额外的收入。
各类“从零开始学写作,手把手教你月入过万”的写作书籍和课程应运而生,好像看了书、听了课之后,靠写作月入过万不过是分分钟的事。
但是有很大一部分人在买了许多写作书和教写作的课程之后,仍然无法写出一篇完整的文章来,更不要提获得丰厚的收益了。
我自己曾经就是这样的人,书和课都买了不少,但每次都是“一听就会,一写就废”,那感觉就像是眼睁睁地看着遍地的钱都被别人捡走了。而自己呢?因为太过“手残”捡不到,只能干着急。
直到看了《非虚构写作课》,我才意识到,自己之前写不出来的原因,是遇到了写作上的3个障碍:拖延、不知道该写什么以及不知道该怎么写。
《非虚构写作课》的作者是国际知名的畅销书作家简·耶格尔,耶格尔是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教授,也是一位社会学家。她专注商业写作、时间管理等领域,至今已出版了50部作品,这些作品被译为30多种语言,畅销全球。同时,耶格尔还是一名时间管理教练,曾发起风靡全球的“懒人”运动。
耶格尔根据多年的写作、教学经验以及收集的165份来自职业作家和业余作者的调查问卷,总结出来一套写作方法。她从时间管理的角度帮助大家克服写作中的最典型的障碍——拖延,并且从写作的内容和风格上帮助渴望从事写作的人解决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
写作障碍一:拖延
不知道你是否像以前的我一样,想要写文章,却迟迟不动笔,有时候突然想写点什么,又觉得写不好,最后都不了了之。
再伟大的梦想,如果不付诸行动,就永远只是空想。所以,要想真正的开启写作之路,就要先克服拖延症。
耶格尔根据她从1980年开始的对时间管理的咨询研究与调查数据,总结了15条建议,其实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戒掉你的‘完美主义’,去写就是了。”
1、戒掉你的“完美主义”
了解过拖延症的人都知道,“完美主义”是拖延症的一个典型症状。还是以我为例,有段时间我觉得自己的书桌不太舒服,就想着等我买了新书桌再开始写。
“等……再……”就是完美主义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好像只有做好万全的准备,才能开始做自己真正要做的事
但其实,我们很难面面俱到地准备好一切,很多时候,我们都只能通过改变自身去适应环境。
比如,如果你嫌家里吵,可以去附近的咖啡馆或图书馆;如果你有孩子要照顾,那就早点起,在孩子还没醒的时候写作。
正如耶格尔所说,“无论如何,都不应该把写作环境不理想作为逃避写作的借口。”
“完美主义”不只会出现在对写作的准备上,还有可能会在写作过程中出现。
耶格尔在《非虚构写作课》中说到,“写作是一个过程,重写是这个过程的一部分。”
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也修改7次之多,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仅最后一页就改了39次。
因此,我们不必在写作的一开始,就追求写出一篇完美的作品来,而是要先随性地写,以后再慢慢补充修改。
2、写就是了
杜鲁门·卡波特在创作《冷血》之前,曾用了4年的时间做了大约6000页的笔记。
他在接受《巴黎评论》的采访时,记者问他有什么写作秘籍,他回答说“多写是唯一的利器”。
我曾经也是总觉得自己写不好,于是就很少写,但是越是写得少,写起来就越困难。
《非虚构写作课》中给出的建议是要强迫自己腾出时间去写作,让写作成为起床之后的第一件事。也可以制定一份写作时间清单,比如早起或晚睡一小时,用来写作。哪怕一天只能写一个小时,也要坚持写下去。
此外,也可以利用空闲的碎片时间写作。在没有电脑的情况下,可以用手机、平板、钢笔等,或者利用录音的方式写作。
同时,要为自己设定写作的期限,完成写作任务后再去做其他事情,尽量不要被打断。
知道了这些技巧以后,现在的我,每天早上起床后,便开启一个番茄钟,自由写作25分钟,想到什么写什么。并且开始给自己固定时间写作,同时学习利用碎片时间。虽然还没有看到特别明显的进步,但是我能感觉到,写起来最起码不像以前那么痛苦了。
所以,不要再纠结写作环境和写作工具,也不要担心自己能不能写好,学习下那句著名的广告词“just do it”——写就是了。
写作障碍二:不知道该写什么
我们上学的时候,曾经写过很多作业和试卷,还写过许多篇字数较多的作文。工作以后也写过工作报告、商务信函一类的文件。这些都像是“命题作文”一样的被动写作。
在完成学习和工作的写作任务之外,我们有时候会想表达一些自己的想法,这称为主动写作。缺少了被动写作时的“命题”,主动写作需要我们自己选择写什么,它可以分为两部分:构思“写什么内容”和收集素材。
1、构思“写什么内容”
《非虚构写作课》中提到,主动写作可以分为3种:写你最了解的、你希望了解的以及你最关注的。
曾经听过某个大咖的分享课,他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有没有想过自己都知道些什么?”
我们总是想要寻找一些特别的案例,幻想自己写出一篇不同凡响的文章,却忽视了身边大量丰富的素材,其实我们可以写的东西非常多。
它可以是某个你熟悉的人、某条你看到的新闻或者是你观察到的某个社会现象,甚至是你做过的一个梦,这些都可以作为你写作的内容。
比如说,我现在经常写下自己对某些新闻事件的评论。这些评论不一定非要发布,重要的是让自己的思考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
写作的时候,要从小着眼,往深了写,哪怕只是一件很小的事,都可以写下来。构思内容时,不要太过宽泛,要反复思考这个话题,才能避免写得过于肤浅。同时,要明确自己想要传达什么观点,为什么会有这种观点,以及自己想要写给谁看。
此外,平时可以养成随手记录灵感的习惯,不要等待灵感的到来,要随时记录自己的灵感。以后某天拿出来翻阅,说不定就可以扩展出一篇不错的文章来。
2、收集素材
如果已经掌握的知识不够使用,就需要我们去寻找素材。
我们可以直接采访、观察,或者通过阅读书籍,比如别人的日记、传记、信函等,对他人或某事件进行调查研究,获取一手资料。也可以通过阅读报纸、新闻、网站等获取二手信息。
如果是选择采访他人,就要在联系被采访人时告知对方自己的身份,是为谁采访,采访的目的,为什么选择采访他以及采访是署名、匿名还是保密等。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获得被采访者的信任,以便更好地进行交流。
如果是选择观察,就要把自己的见闻中最重要的部分记录到笔记本中,并尽力做出专业的、批判性的解读,为之后的写作做好准备。
此外,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素材进行研究。
除了自行获取资料,我们也可以利用他人收集的资料,比如别人编辑过的音频、视频文件,报纸、杂志、图书等,这些资料可以从图书馆或者网络上进行查找。
找到这些资料后,我们该如何整理呢?
耶格尔在《非虚构写作课》中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卡片法”。用卡片记录我们读过的书和文章,注明作品的主题、相关信息和交叉索引。这种方法有利于以后使用时查找,纳博科夫和钱钟书都采用过不同形式的卡片进行创作。
写作障碍三:不知道该怎么写
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了要写什么,也收集了不少素材,接下来就是要通过对素材的组织,将我们的想法呈现出来。《非虚构写作课》通过“如何表达作品的风格”来帮助我们克服怎么写的障碍。
出色的非虚构写作应该遵循“正确、易懂、思想、得体”四个基本原则,也就是说要按规则正确地写作,同时,表达要清晰明确。
按规则正确地写作是指要正确地使用字、词和标点符号,这一点可以通过查找词典等工具书解决。
至于如何才能让表达更加清晰明确、有凝聚力,可以采用以下4个步骤:
1、列出作品的要点,或者草拟作品大纲。在这一步,可以利用之前准备的卡片,将每张卡片提取出一个要点,整理列成表。
2、摊开所有关键点,依照初稿的开头、正文或结尾顺序将其分组。将卡片按照文章编排的顺序进行分组编号。
3、提醒自己,目标读者是谁。目标读者可以帮助我们整理和取舍素材。
4、找到合适的组织原则。可以将每组的素材按照重要程度、时间顺序、因果关系等顺序进行组织。
通过这4个步骤,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对素材进行取舍——选择那些可以为中心思想服务的素材。
除了要舍去一部分素材,我们在初稿完成后还要删去那些啰嗦、重复的部分,不堆砌辞藻,做到言之有物、简洁明了。
白居易在作诗时,追求“老妪能解”,现在的我们,在写作时,更应该追求简单易懂的文字,毕竟再好的文章,如果读者在阅读时感觉到难以理解,便会大打折扣。
以上就是《非虚构写作课》给出的帮助克服写作障碍的几点方法,虽然已经经过很多人的验证,但是还需要我们自身进行学习利用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通过克服懒惰,多写、多看,用心观察、勤于思考,我们一定能够扫清写作上的这些障碍,离自己靠写作获取收益的梦想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