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事,以前单位附近的一家小物流公司关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家红木家具馆,这家红木家具馆很不一般,从开业起就打着合同到期,店铺搬迁,全场特价的大招牌,旁边的音箱还一直在放歌,吸引大家的眼球。
我心里不禁很疑惑:红木家具一般都是比较贵的高档家具,怎么走低端路线要如此贱卖呢?
经过在网上的一番搜索,才知道,原来这是不良商家采取的一种套路,它抓住不少消费者喜欢占便宜的心理,认为清仓肯定很便宜,于是就会抢着去买。殊不知,这些家具卖的并不便宜,甚至因为很多红木真假难辨,所以有可能存在弄虚作假,以次充好的现象。而这些店铺呢,又是一锤子买卖,卖完就走的。就算你后来发现买贵了,买假了,想找人说理都找不到地方。商家在一个地方赚完钱,又会转战另一个地方继续赚钱,所以,这一招还有个名字,叫“候鸟式营销”。
来广州后,发现这种候鸟营销还不止一例。第一次租房住的小区附近,有一个卖瓷器的,也是门面上贴满了合同到期,全部清仓的大标语,各种大大小小的瓷器凌乱的摆在屋里和屋外。我在那个小区住了一年,一开始就是甩卖,后来到我走,都还没有甩卖完。
想想这种生意的钱还真是好赚,首先,店铺不用怎么装修,简直是越烂越好,几张大纸,再写几个大字,就算好了;其次,售货员不用很认真工作,反正要装出一副马上卖货走人的样子嘛,肯定不用很积极。所以,我看到里面的售货员都是懒懒的样子,有人来了也不是非常热情,一副已经很便宜了,爱买不买的表情;再者,店里也没有很整洁,或者要故意装出很凌乱的样子,这样保洁成本又省下了一笔。还有,店里没有售后,又可以节省很多的人力、物力成本。如果老板又想赚点黑心钱,以次充好什么的,那简直不要赚钱太多,而且往往采用这种营销方式的都多少有点以次充好的嫌疑。
想起了小时候有一段很盛行的“一元店”,“两元店”或“十元店”,突然醒悟过来这也是一种“候鸟式营销”。小时候县城里开第一家“一元店”时,因为大家都觉得所有东西都一元,那简直是太便宜了啊,所以很多人都抱着占点小便宜的心理去买,店里挤得是水泄不通。但是,过去一看才发现,这些东西也就只值一块钱:都是橡皮筋、橡皮、铅笔等小物件,而且质量还不是很好。但很多情况下,去了的人转了一圈也还是会买一些东西,毕竟一块钱也不贵嘛。这些店铺也是做不长,装修简陋,东西有些杂乱,门外的高音喇叭一直在喊着“所有东西全部一元……”的广告语。
这样看来,红木家具的甩卖不过是“一元店”的升级版本,卖的东西更贵,赚的利润也更多,唯一不变的是外在的表现形式和谋取暴力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