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0 周四
不躲,不逃
*晚上,朋友打来电话,问我在哪,说刚才发微信给我说个事我半天都没回应。
我笑着来了句“我在家,陪孩儿打了会儿乒乓球,吃吃饭,写写作业,我们现在在练书法。手机压根就没拿在手边。”
对于我的回答,朋友颇为吃惊。她反馈道,在她的印象里,我下班后要么赶着去上这样那样的课,要么在办公室里加班或是看书,总是把自己搞得很努力很上进很忙碌似的。至于我一下班就回家陪孩,声音听起来如此平和甚至还透着些欢喜,倒是不多见。
朋友说完事,调侃我“终于开始进入妈妈的角色了,不耽误你陪孩儿了”,挂了电话。
我放下手机,看看阳台上正在练字的孩子,柔和的灯光下那个专注的身影,心里的确泛起一丝温柔。
以前,我对孩子陪伴的少,我用各种各样的上课,活动为借口,来逃避。因为和孩子在一起的相处互动,让我的强势,控制,情绪化,内心深处的欲望和恐惧,自以为是的标准和应该,以及和我爸妈的,先生的养育观念的冲突,自己儿时的情绪记忆等等展露无遗,让我时常有纠结,痛苦,委屈,愤怒,否定,自责,无力感等负面情绪。同时,我也害怕我的负面情绪对孩子有影响有伤害,对家庭氛围家庭关系有影响有伤害,于是我躲,我逃,以为少在一起,就会少一些问题,少一些影响伤害。
可是,我越来越明白,每个人该做的功课,该承担的职责,是躲不了也逃不开的。家,真的是修行的道场;家人,真的是指引我了解面对真实的自己的老师。
于是,我收起躲藏逃避的心,迎接着我的功课,进入我的角色,职责。
*如今,我依然会在和孩子互动的过程中产生负面情绪;我依然会情绪化的说他,吵他,想管控他;我依然会在某个时候觉得自己很无能很无力,知道自己做错了,方式方法不对;我依然会有意无意的伤害到他……
可是,这就是真实的我啊。我承认和接受我当不成一个完美的妈妈,现在不是,以后也不会是。我不再过度的自责,也不再过度的恐惧和担忧我做不好,会给孩子造成怎样的影响。
我只是知道,我们就是在这真真切切的互动中,在这有时吵闹有时欢笑中,了解着感受着自己和对方,也成长着自己和对方。
*不躲,不逃,不管做什么,让自己用心进入角色。别幻想自己能做的多好,也别怕自己做的多不好。切切实实的去做,才会让自己在经历和体验中,不断的活出完整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