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世俗亦凡人,奈何翻山越岭,终无来人!
为什么叫新《鲁班书》呢?因为我是一个“老鲁班”的后人,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一个文字虫,感叹先辈的种种往事,决定和大家分享一下其中的玄机,如果写的不好请大家见谅,就当是一个笑话来看即可!无须纠结其中的所谓道理。
这个故事要从我的祖父辈讲起,我祖父名叫:石兴隆,他生于1914年。这一年中国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华革命党在日本成立,不过这些大事对于出生在西南山区的人来说就是一个“消息”仅此而已,我祖上是从江西迁徙而来,因为过程已经无从考究所以暂且不谈,当时我祖上也是一个“豪族”家里有点钱,所以我祖父也接触了不少的新文化和旧文化!也正是因为这些林林总总的知识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民国二十年我祖父十七岁,以为交通的闭塞和世道的混乱家里面没有把他送外读书,而是选择留下来,也正是在这一年我祖父的命运有了改变,这年的夏天村上来了一个外地人,本来就闭塞的小村上突然出现一个外地人也算是一件大事,加上这个人还不“简单”,此人姓马,且叫他马师傅,马师傅是一个木匠,来的时候带了一套家伙,要知道木匠在当时都是非常受人欢迎的行当,因为西南地区的很多建筑都是木质结构,所以哪家想要起房都要木匠的帮忙!
一栋房子的好坏也就是木匠来决定的,马师傅当年已经五十多岁了,但是马师傅看上去很是显老满脸的皱纹平时又喜欢抽烟,所以整个人看上去非常黑瘦,最显眼的是他身上的服饰,上半身是一个青色的长袍,但是因为长时间的不打理所以看上去已经发黑了,下半身是一条黑色长裤,脚踩一双草鞋,背有些略拱,因为时乃夏日所以村上很多人家正准备起房,村上的木匠远近都只有一两个所以几乎都要排队,现在又来了一个于是很多人都开始巴结着马师傅!
我祖上当时也准备起一方楼,但是不知这个马师傅的技术如何,所以没有先出手让他给我们家起房,最后马师傅先去了村上西边的一家,因为他家准备起房给儿子结婚,这家人也是姓石,算起来也都是亲戚,那时候起房不像现在需要大量的钱财,木头在山上,去砍伐下来即可使用,需要帮手就在村上挨家挨户请一遍,每家都会派一个人去帮一下忙!当然饭还是要东家准备的!当时这家人想要起一方两层的小楼,在开工之前发生的事情彻底让我祖父跟《鲁班书》结下了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