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之前的点点滴滴,把它们都串联起来,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走到今天的位置。”
大学时期,英美报刊老师曾经说过这句话,刚开始懵懵懂懂,现在恍然大悟,我不知道我做的每个决定是否正确,所以一步步往前走着。二战考研,也许是在别人眼里很困难的事,可是这又是一个让我无悔的决定。
点开去年写下的矫情文字,那里面是我一战考研的点点滴滴。把这些点点滴滴串联起来,可以总结一下去年失败最大的原因:实力不够。可是,一战的备考给我二战省了麻烦。回想今年的备考,我清楚认清了自己,换了一志愿。可是换了一志愿,备考的难度加大了,要看的书也就多了。但是,可以说,我没有买参考书,用的还是我从学校寄回来的一大堆书。想想今年也就买了本政治红宝书和西方文化史吧。
换了个环境,不再是那个坐满人的自习室,耳边也不再充斥着嘈杂的背书声,取而代之的是,一间六人的大办公室。眼见之处都是一沓沓报纸,还有待校对的稿子和在排版的电脑屏幕。看着办公室里都是大家忙碌的身影,让初来乍到的我无从下手。刚开始,我在办公室的工作就是学习编辑微信公众号,这个相对简单点,因为怎么排,哪条新闻放头条都是固定的。第二周的工作,总算进入到了采访工作,跟着前辈学习记领导的脸、领导分管领域、怎么记领导讲话、怎么给领导拍照等等。回忆一下九月份的我,可真像个小笨鸭在学习走路。
备考的那段时间是在办公室里度过的,当然,回家也有看书。我把备考的重心放在专业课和政治上,因为去年虽然感觉专业课准备的很充分,可是成绩依然很“感人”。我是真的很愧对文科生这个称号,今年公共课成绩出来,是比去年好多了,可是,与别人相比差得远呢。英语也就真的没看了,虽然很想学,可是力不从心啊。我也就是渣渣吧。
可以说,出采访将会是我初入职场最难忘的回忆了。很感激能够做我最喜欢的记者工作,我会因为自己拍的照片放在一版而开心,也会因领导一句夸奖沾沾自喜好长时间,可是,我的内心也会有抗拒,不想违背自己的原则,也许我真的不适合做记者。
说下学校出排名后的我吧,成绩按政治/英语一/专业一/专业二顺序:58/57/122/114/351,排名80。可以把成绩晒出来了,也没啥丢人的,我本来就是个渣渣了。
排名是二月底出来的,比去年提前了好多,也给我吃了定心丸,同时也让我心态爆炸,只能着手准备调剂了。
最近真的有点心态崩了,坐在办公室里看书看不进去,去查调剂信息也很头大,出采访回来写的稿子也老被批评。
希望我能尽快调整好心态吧。
回到标题,时间总会给我们答案,一切就静待国家线出来吧,期待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