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受困于读书少,没有什么好的读书方法,读书成为了人生的鸡肋。为了改变现状,通过简书其他书友的介绍,利用七个早晨的时间,阅读了《洋葱阅读法》一书。从书名就可以了解,这本书是一本指导阅读方法的书,读完之后,主要获得了以下三点收获:
首先,工具类图书不需要将整本书读完,重要的是理解书中的关键概念。
上个月的时候,参加了一个读书训练营。因为没有好的读书方法,在完成作业的时候就很痛苦。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导致的结果就是一个月的时间,阅读了六本书,却没有从书中学习到多少知识。
阅读了《洋葱阅读法》之后,我才明白,之前读书无法吸收,是因为自己太“贪心”了,想将整本书的内容全都记住,结果却得不偿失,到最后什么也记不住。
一本书中的内容,都是由很多个“概念”组成的,而我们的精力和注意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全部掌握。只要能抓住其中的最多九个概念进行深入理解,这本书就已经是为我所用了。
其次,我们的大脑偏好简洁化、结构性强、图像化的东西
难怪之前喜欢看思维导图?原来是因为一篇好的思维导图,就是由关键词和图画组成的结构性很强的内容。
了解了这一点,之后在学习画思维导图的时候,就有了方向。
读完一本书之后,除了要将书中的关键“概念”进行梳理,在解释“概念”的时候可以加一些图表,还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绘画技巧来帮助理解记忆。
最后,国内的作家,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说到这一点,我要向国内的作家道歉。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工具类的图书,是要看国外的作者写的才可信,他们很多都是在一个领域研究多年的教授,或者出的书多年畅销。而国内作者写的书,很多都是二手知识,不值得推崇。但是在读过《洋葱阅读法》后,彻底改变了我的这一想法。
像《洋葱阅读法》的作者彭小六一样,国内很多作者,都是某一领域的大神级人物。他们出的书,有些内容或许是以其它书籍为蓝本,但因为是经过他们的理解之后进行的再加工,也就更加适合新手阅读。而且他们的表述方式,对于国人来说,读起来也更轻松,易于理解。
书中反复提到了赵周写的《这样读书就够了》和成甲的《好好学习》,这两本就是我接下来要学习的书籍了。
除了以上三点主要收获,《洋葱阅读法》还介绍了如何进行快速阅读、主题阅读和深度阅读,以及如何读书变现,并提供了应用这些方法的工具,可以慢慢应用在以后的阅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