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喜欢的工作
一是人生莫大的幸运
“老师,我现在很迷茫,我不知道自己想要找什么样的工作,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该怎么办呢?”
每到求职季,相信老师都会面临学生来求助这样的问题。
中国的应试教育,学生都是一路做题考试走过来的,考到重点高中,考上名牌大学,目标非常明确,老师和家长都会跟学生说:等考上大学就好了,但是有谁真正问过他们喜欢什么呢?更没有教给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该怎么走,甚至大部分学生的专业也是父母帮着选的,自己并不了解,更没有亲身体验过。
所以大部分学生都缺乏自我规划生涯的意识与能力,步入职场后也是如此,不喜欢自己的本质工作,又不知道自己该找什么样工作的大有人在。
李银河怀念王小波说过:
“像王小波那样,才是真正有质量的生命,
他生命的大多数时间在做自己想做的事。
我的问题不是没有时间和能力做自己最想做的事,
我的悲剧在于不知道什么是自己最想做的事”
那么该怎么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呢?
1、找到工作的共性
很多人都习惯根据自己的某一个兴趣点而选择某个专业或职业,从而把自己限制在特定的狭窄框架内。
喜欢看小说,就要学习文学历史吗?喜欢看盗墓剧,就得学考古学吗?喜欢汽车,就得去修车,去4S店工作吗?
有个朋友,因为喜欢小孩,所以考了幼师证,去了一家幼儿园当老师,工作之前满心期待,想着每天和可爱的小朋友相处,但是不长时间,就开始各种抱怨,小孩儿整天哭闹,不听管教,还要照顾到小朋友们的各种生活琐事,随时跟家长们保持沟通,让她感到特别崩溃,过了不久,便辞职了。
由此看出,她真正喜欢的不是小孩儿,而是和人交流,互动的体验感。
所以要考虑清楚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自己想要从工作过程中得到什么,不管是物质层面的还是精神层面的,不要只看表象,要看到本质,总结出工作更深层面互通的共性,跳出框架。
2、了解外部环境
找工作前,先问下自己是否了解市面上各行各业都是做什么的呢?
很多学生的迷茫的绝大部分原因是对行业的不了解,多数信息来源于父母、老师或者身边的朋友等,并没有对职业对具体一个岗位一份工作的全面了解,只是凭主观臆断,要知道每个工作都是细分成很多部分的,是很复杂的,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别人觉得好的,并不一定是你喜欢的。
“知彼”在职业规划上是个非常关键的环节,“知彼”就要对行业有深度的认知,这也是国内的职业规划师普遍缺失的一部分,目前国内的职业规划师往往只通过性格测试和职业测评,让来访者“知己”,然后用名人成功学的例子作激励,打完鸡血后仍然找不到方向,所以觉得职业规划并没有什么用。
做到“知彼”,建议学生们先去查询各大网站,了解各行业、各个岗位的具体情况,通过数据了解外部环境和行业的发展前景,然后去招聘网站上看JD,了解相关工作内容和所需要掌握的技能,JD上描述的工作细节就是以后的工作日常,然后针对性地学习技能,阅读相关书籍,从学习的过程,再深入了解哪些自己感兴趣,哪些是自己无感的。
3、实践出真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想要真正挖掘到自己的兴趣所在,还必须要亲自参与到实践中去,而对于大学生来说,实习就是最好的办法。
很多学生上了大学就如脱缰了的马,没有了高中老师的严厉管束,就开始变得浑浑噩噩,没有特殊情况就不会下床,本科专业没学好,实习也不去,随便盖章应付了事,等到找工作的时候,这么多选择摆在眼前,怎么能不迷茫呢?
所以在大学期间一定要重视实习,利用课余充足的时间去参与社会实践项目,实习可以让你亲身去做这份工作,了解具体工作内容,判定这份工作到底适不适合自己,明确对哪些工作内容是排斥的。通过实习也许不能让你准确找到喜欢的工作,但至少可以排除一些错误。实习的试错成本是最低的,只是进入职场前的热身,而真正进入到职场后,再考虑转行或跳槽,就得承受一定的心理压力和经济压力。
寻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是一个漫长且追逐一生的过程,需要不断试验,然后调整,然后验证,职业规划也并不是一次定终身,也是随着环境的变化、年龄的增长及生活阅历的增加而不断调整的。
最重要的要迈出第一步,人依赖于经历的认知,去做,才能有深刻的认识,想得多,做得少,只会一直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