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把最近读的几本书整理记录了下,发现花费将近两年的时间,刚好读了100本书,写了200多篇读书笔记,20多万字。
跟很多经常读书的人比起来,这100本书不多,读的速度也不够快,但是对我自己来说,现在闭目想象一下,还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甚至有些激动。
我在心中奖励自己说:假如从每本书中学到一个知识点,我现在已经拥有了100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用一句话来概括,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说完。
但是每本书中不止一个知识点,有可能是视角的转换,也可能是视野的提升,或者新知识领域框架的拓展,总之它的价值对于我自己来说是无法衡量的。
不过要说起有计划地读书的起因,这跟简书脱不了关系。我最初来简书是16年,因为喜欢文字,与几个好友一起在简书组队写文。不过最多两三个月,当最初的热情消退,队员都因为一些原因慢慢从简书消失,大家也都心照不宣。
之后因为不甘,我会不定期上来更一篇文字,有时候是三五天,有时候是一两个月,有时候是一年。直到21年的一天再来简书,发现改版不小,期中还增加了日更的功能。在仔细读完日更介绍后,毫不犹豫加入了日更大军,还记得当时提示说第29万多位参加日更的人。
要知道,在古代打仗30万的大军已经算是非常多了,我一想到有千军万马与自己一起向前冲,而不再是一个人默默无声地前进,瞬间觉得力量满满。
但是日更一段时间后,疲惫期依然会出现,这种疲惫感夹杂着人骨子里的惰性,和日复一日要面对的千篇一律无聊透顶的话题,整个人像被无数绳索紧紧捆绑,无法求助又无法挣脱。
即便如此,我也不愿放弃日更,正因为放弃了太多次,我知道归零太容易,想前进一步太难,所以,这一次无论如何我一定要前进一步。
这个时候无意中听说了“消零派”,于是申请加入。在消零的过程中,看到了太多为日更而日更的人,读了太多的家长里短和抱怨,我像360度无死角一样地俯瞰了自己,知道自己泥潭深陷,我尝试寻找解决办法自救。
于是,在简书中我发现了另外一些人,他们充满了活力和灵气,他们有自己的读书计划和学习计划,有的人一年读200本书,有的每天练字,有的每天画画,有的每天做手帐……
有人说过,书是最没有成本,没有门槛,却能让人得到快速提升的途径。我别无长处,也没有什么特殊的爱好,能用的方法只有读书了。于是就开始关注简书中那些经常读书的人,在心里坚定了自己要有计划地读书的打算,并从别人的文中积累了一长串的书单。
2021年6月13日,我用《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这本书,正式开启了我的读书计划。也是根据这本书中的指导,做为新开始读书计划的人,我先尝试了书中的方法:100天读33本书。书中有很多指导,例如:这33本书的书单从哪里来?读书时间根本不够怎么办?读的内容记不住怎么办?坚持不下去了怎么办?……
其实有些事情,一旦做起来发现根本没有那么难。就像我们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看到骑着车子飞驰而过的人,不由感叹:好快啊。但是骑着车子的人没有太大感觉,因为他是一点点加力让速度起来的。
当然,这之中我也颓废过,怀疑过,整夜整夜地追剧,读网络小说,唯独不看书,我不知道一直读它们,或者再多读一些会不会给我自己带来什么改变和收获。但最后想想,还是坚持“不忘初心”。
这100本书中,有老舍、季羡林、朱光潜、王鼎钧、毕淑敏、林清玄、余秋雨等大家名家,我知道他们在搞学问与写作的时候,即便在我们看来已经很厉害了,也时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
所以,再日更码字时,读书时,遇到各种问题,心中便多了份豁达和坦然,毕竟,放弃了日更和读书,每天的业余时间闲着也是闲着,困难见多了就习惯了,对待困难就像打怪,打的多了就熟练了,甚至见到怪还有一丝面对新挑战的兴奋。
回想这一路的心路历程,忍不住感恩,感恩简书的日更活动,感恩简书中那些乐观而生活充实的朋友,让我有了自己的计划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