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

电影延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考量:

- 审查与内容调整:影片虽已获“龙标”,但作为涉及侵华日军罪行的历史题材,需在历史真实性与艺术表达间反复校准。剧组曾聘请专家逐帧审核画面,部分实验场景通过黑白处理弱化冲击力,后期调整周期较长。此外,片方原计划的7月31日全球预映实为小范围试映,旨在收集反馈后进一步优化,预映版中部分实验镜头在国内预告中改为黑白,显示删减工作持续进行。

- 市场与资本因素:影片由中小公司联合出品,缺乏头部影视公司资源支持。在暑期档激烈竞争中,同期《南京照相馆》《东极岛》等影片占据超35%排片,留给的窗口期被严重挤压。同时,其宣发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官方微博停更于2024年10月,未启动路演或明星直播,与同档期电影在抖音等平台投入数千万元营销相比,差距明显,导致观众热情逐渐冷却。

- 舆论争议影响:部分家长以“血腥画面影响青少年”为由发起联名信要求禁映,尽管影片已对相关场景大幅弱化,但仍引发了关于历史教育方式的分歧。此外,日本外务省曾向中国政府提出23次“抗议”,要求“慎重考虑上映”,外部压力客观上增加了上映决策的复杂性。

- 历史题材特殊考量:2025年9月3日是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日,影片若在此前后上映,将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央视新闻等官方媒体推荐的暑期档抗战影片中未提及,暗示其可能被安排在更具纪念意义的档期。而且,影片涉及中日合拍公司参与,部分实验场景由日方人员指导还原,任何修改需双方律师对照史实文本逐条确认,进一步拉长了审查周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