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小渡第三次督导的感受 社服系 寸明荷
我非常幸运能进入《小渡成长与发展督导学院》,虽然是预科班,我也不一定能选上真正的小渡,韦老师前二次对小渡的督导,我也按时听课了,也完成了韦老师规定的作业,也开了自己的心理学微店,购买了韦老师的全套著作,并购买了韦老师所著的向《西游记取育儿经》这本书赠送给朋友,当朋友说声“谢谢”的时候,心理也有一些分享后的快乐,但所做的这些都不是十分的心甘情愿,我的心路历程就象韦老师所说的做“过山车”的感觉,听课的时侯“心潮澎湃”,课后又被“打回原形”,起起伏伏,兜兜转转,一直处在“假成长”的阶段。在医院工作了三十多年,实际上由于体制的原因,其实是在“舒适区”待了三十多年,千篇一律的工作,就象“温水煮青蛙”,不需要什么创新,只要有一份责任心就足够了。自己一方面不满足于这样的现状,另一方面又没有勇于迈出这艰难的第一步。
从进网校以来,我一直处于希望被看见又怕被看见的矛盾纠结中,内心的“六贼”在心里嘶咬,没有把自己交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就连上课也不积极主动打字互动分享,怕被韦老师“修理”,当着这么多同学的面掉“面子”,就这样“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干耗着”,看到同学涌跃分享并“争先恐后”的抢着让韦老师督导,即羡慕又不甘心,就连韦老师让“小渡”发出的“接头暗号”:“地瓜、地瓜,我是土豆”,我也没有勇气和韦老师“接头”,真正接受韦老师的督导。
在小渡的第三次督导课后,今天我又回听了一遍,看到韦老师真诚的目光,坦荡的胸怀,幽默搞笑的的语言,让我在听课中“忍俊不禁”的同时,眼睛一次又一次的湿润了,韦老师真的共情到我内心深处那根“深埋”多年的情弦,韦老师所展示的“真诚拳”让我羞愧不已,韦老师在那里真城的“拉”,我在这里拼命的“推”,试想这个世界上除了韦老师及韦老师所带领的团队能这样“煞费苦心”地带领小渡们成长,我想再也没有第二个了。我非但不感恩,还在这里犹豫徘徊不定,悔恨之情油然而生,钦佩之情瞬间爆发,我想是到了该“睡醒”的时刻了。
小渡成长与发展督导学院的导师之一,吴志伟老师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成长?吴老师在体制中工作了27个年头,担任了18年的校长,也算是体制内的成功人士了。但他跨越了“博而不精,专而不透”的固有模式的束缚,毅然决然地辞去所谓的“铁饭碗”,转身投入到心理学领域,“有所为有所不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他所诠释的“成人成事”,让我眼前一亮,就象爬到山顶是目的,爬到半上腰就会说:我已经尽力了,一切随缘,这些都是为自己不努力寻找漂亮的借口,登高才能望远,只有“欲穷千里目”,才能“更上一层楼”,只有“会当凌绝顶”,才能“一览众山小”。坚持到底就是最好的成长。
韦老师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心理成长的三条路:即要向内走(自省),更要向爱走(奉献),落脚在向事走(价值),只有不停地做,而且要做成了事,个人价值得到体现,奉献给别人的越多,爱的养份越足,一个内心富足的人怎么会不成长呢?此时,为什么我曾经总认为是别人对不起我?领导、母亲、老公、儿子……老公曾经说过我:“不要以为全世界的人都欠你的!”当时,我还觉得很委屈,是啊,成长要向内走,做事要向外走,我恰恰走反了,难怪不成长!非常感恩韦老师为我“拨开迷雾”,让我走在成长的这条路上,感恩网校,这是最美的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