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这一年的学科教学总结,不得不提起一件事。
5月22日抚州美术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大赛分为三项:色彩静物写生、纸雕和优质课。
结局出乎预料,色彩第一、纸雕第五、综合起来却得第七。可想而知是什么原因,一堂自我创新的课排在人后对我无疑是一场空前的打击和否定,起初我会放大外界因素看待这件事,怨抽签靠前、怨评委观念陈旧、怨分数作假。但忽略了自身课堂的问题,我相信,只要我是够优秀,就能达到自己所应有的高度。
“我”是一切的根源
“我”是一切的根源,若将方向定位于环境和他人,那无论怎样努力,都是事倍功半。再来看教学这件我一生要为之奋斗,且影响别人和自己孩子的事。这不是机器生产,我给多少原材料能生产多少产品,尤其是就美术这样创新型很强的学科来说,更是如此,不像数学1+1=2. 我需要问自己两个问题,一、孩子需要什么?二、我作为美术老师能给什么?有一幅漫画:老师黑板上画一片叶子,底下学生以能和老师画得最像为荣,画出蚕吃叶的同学却被老师批评。
机器生产可怕、孩子被教 可怜、教师为教而教可悲、社会认可可气。看了此图你有什么感受?
孩子需要什么?最终孩子会以学到什么为豪,更能增强文化自信呢?好玩?画得像?作为美术老师,某种程度可能比语文数学老师受到得压力更大,他们教学的道路一直在那个方向,改革也是由原来的水泥路换了一条沥青路。可美术,方向在那,三个目标五个核心素养谁都会背,要真践行起来,比赛赛不过、展览作品被Pass、家长质疑、教师怀疑、社会不接受,最终孩子由爱表达到不敢表达到自卑,在班上,所有羡慕得眼光都投向班上有获奖作品的同学,色彩艳丽、线条流畅、精心布局、完美到不行,原本自信敢于表达自己的同学只有偷偷把自己藏起来,生怕被人笑话。在家里,有家长看到孩子提笔就画,就埋怨孩子画画前不想想,不认真,其实孩子在画前是有思维活动的,孩子的思想不是动脑子,而是靠直觉,直觉就是画法、是步骤、是观察、是细节、是审视、是尺子、是思维,直觉是儿童画唯一的正确方法。再看看我们自己,何尝不是呢?小时候按照老师的笔画去走,长大了之后写论文、写教育小妙招都要Copy,习惯了这样才会得到认可,习惯了不加思考就能获得不错的效果。久而久之,思考能力逐渐下降,结局可想而知。
反之,如果你的学生越画越愿意画,越学越愿意学,越画越有兴趣,越学越有思想,越画越有个性,让学生尽情地、无所顾忌地去折腾。
我作为美术老师能给什么?有一句话说的好,你想要孩子什么样,你就先得怎样。那也就是说,我要越画越愿意画、我要越学越愿意学,我要越画越有兴趣,我要越学越有思想,我要越画越有个性,让自己尽情地、无所顾忌地去折腾。要求自己的好难做到,就算做到了,但要教孩子的时候,还是有很多顾忌,比如,很多教师包括我,接受了新的教育理念,说学生想怎么画吧就怎么画,但出来的效果却是乱七八糟的,要多高的素质才能改成一幅“美”的画,老师急了,急什么?急的是别人怎样看待自己,别人会说你作为一个美术老师教了跟没教一样,没什么进步,拿不到什么奖项,不受社会认可,教不来专业也不行。我们该怎么办?
别人我不能改变,只能先改变自己的观念,我应该着眼于我的专业水平和基础教学能力,一是专业能力,画画时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画,首先摒弃画得像我做得到吗?学什么我会更愿意学更有兴趣呢?二是我的基础教学能力,不比师范生,我没有经过学校教育方向的培训,我唯有多看书,扬长避短。要学的很多,1、课堂把控能力2、抓重难点3、与学生交流(提问、鼓励、评价、关怀)4、美术素养的渗透5、时间的把握
一场比赛一场真枪实弹的教学较量,一场比赛赢得可贵的成长。“我”才是一切的根源,坚持吧!小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