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陷入了一个怪圈。
突然间,觉得自己不知道的太多,要学习的东西太多。现在网上的学习资源也太多,点点手指,付了费就可以开课学习。所以想法很容易找到实施的渠道。而我的困惑是只停留来“开开门,向里看一看”的那个阶段。
说来惭愧,最近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一件事也没干成。啥叫干成呀?
比如读一本书,从入手到读完,到有读后感能拆书,算是有个闭环。我开读三本书,都读到的三分之一的位置,就停下了。
为啥停下来?因为还有更重要的课程需要学。
觉得需要跟孩子做好沟通了,付费开了相关的微课;觉得应该学学钢琴的基础知识,熏陶一下两岁的杨小胖,付费开了微课;觉得读后感不太会写,付费开了微课;觉得工作中可能会用到日语,开始下载APP学五十音图;工作中有涉及财务知识,要备考明年的会计师考试……因为太多,所以开始即是结束。
总之,这个月,我很忙。
我姑且这样安慰自己:以前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现在是知道自己不知道。
前段时间参加了一个写作训练营,有一期的作业是回复读者的评论。“我学了很多写作课程,还是不会写作?”当时我算是一个旁观者,认为这问题简单啊,原因就是没实践呗!
如今我也成了当局者,一个还不如上面提到的问题描述的当局者,他至少能学完。
成为当局者,处在困局中,可能不只我一个人。李诞说罗胖在贩卖焦虑,我喜欢用《得到》,喜欢听罗辑思维,开阔了视野,扩展了维度,同时也就成了焦虑的受众。当所有的知识都向你敞开大门,自己的能力不足达到消化理解的程度,焦虑就产生了。想学的太多,哪里时间深入学,哪有精力去实践。这样困局就出现了,而你就在困局的中央被淹没。
被淹没,不行啊。要研究怎么上岸。
你认为最好的状态是什么样呢?可以专注的工作,有丰富的业余,有拿手的爱好。这三样,我一个也没有,但是要上岸,就得让以后的自己有。
最突出的问题是过度焦虑,应对焦虑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有效行动”而非“盲目行动”。行动要有效,是有方法论的。以下的方法论摘自于《稀缺》这本书。
我们先了解几个词:
1、稀缺:不单是指缺钱,它也指缺时间、缺知识、缺技能,缺少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它不是客观上的物质稀缺,而是一种稀缺心态。
2、带宽:是我们的计算能力、关注能力、决策能力、执行能力和抵制诱惑的能力的统称。从处理日常的事情到思考问题都需要带宽,你可以把带宽想象成一条高速公路,这条路有一定的宽度,而且同时行驶车辆的数量是有限的,一般只并排开七辆车,也就是说我们平时最多只能关注七件事。如果说超过七件事就会引起带宽负担,这条路也会拥堵,所有车的行驶速度会下降,严重的时候还会有车祸。
3、管窥效应,就好像你通过一根管子看东西,这时候就只能看见管子里面的东西,管子外面有什么你都看不见。一旦我们面对稀缺,我们就更倾向于把注意力集中在最需要关注的事儿上面,这么一来,我们往往会忽视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那些能把我们从现状拉出来的最重要的事儿。
4、余闲,多余的时间和空间。余闲可能会让一个人的效率不是那么高,但是它带来的正向收益却是非常高的,它是一种奢侈的心理享受。一种让我们面对生活的琐事不需要权衡,犯了错误也无所谓的奢侈享受,这种享受对一个人的幸福感是至关重要的
5、借用,借用不只是钱,忙碌的人在时间上也经常会借用。就比如说这周的工作没有做完要拖到下一周,下周的事再拖到下下周,这么一直拖会长期处在稀缺状态里。这种状态会让一个人彻底忽视其它能把自己解救出来的做法,比方说时间管理,比如说精力管理,比如说提高工作效率。长期来看,借用会让一个人更加匮乏。
通过上面的几个词,你可能联想到这本书要表达的主旨了。对,就是我们缺钱、缺时间、缺精力、缺知识、缺技能,这些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知道自己缺,还总想着自己缺,还要尽快补足自己的缺。这个就是“稀缺心态”。
这样的心态会有什么后果呢?越来越缺!
对于穷人来说,因为没有钱,所以注意力全部要集中在钱上,大脑里所有的事儿都和钱有关,各种各样的关于钱的事儿让这个带宽变得不足,谦虚变得冲动,失去控制,导致认知能力下降,做出更多错误的决定,比如借用、比如透支,最后进入还债的无限循环。对于时间上的穷人来说,因为没有时间,需要关注的东西又太多,这样会导致带宽不足,大脑中反映的都是那此没有做完的、紧的事儿,这样会一直处一个很赶的状态,从而更容易出现错误的决定。最后又会觉得时间更加稀缺,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怎么避免进入这样的状态呢?作者给我们支了三招:节约带宽、留有余闲、设置提醒。
有时候一点点心态的改变,生活节奏的一点点调整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引发连锁效应,让自己的生活从恶性循环倒向良性循环。
所以,和我一起减负吧。瞄准长期目标,阶段性行动,抛开那些与目标没太大关系的短期计划。学到、用到时,自然而然就上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