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推荐了将近二十位微信好友购买李笑来的《财富自由之路》一书,得到了朋友的一致好评。并因此建立了阅读群,做群内阅读,并做讨论总结。
李笑来的这本书修辞少,概念清晰简洁,知识浓度高,是一本十分有价值的提升认知类书籍。作为一个终身学习者,李笑来通过不断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早已实现了财富自由。所以很多观点和认知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下面分享一些书中的亮点,没读过的可以当知识点阅读,读过的朋友可以一起交流。
刚需决定自我驱动力
李笑来认为,刚需决定了一个人的自我驱动力,也就是说,一个人是否能拥有坚持做一件事情的自发驱动力,取决于某种精神或技能是否能成为个人的一种刚需。
在书中,李笑来用学习英语作为例子进行说明,国人自小学到大学花费16年的时间却普遍不成功,这一尴尬现象的内在原因是:“使用英语”并不是绝大多数人的刚需,所以导致普遍失败的结果。
李笑来袒露说自己学外语的天生条件并不好,在辨音和短期语音记忆力方面都很差。但他后来却成为了新东方教育集团的国外部高级教师,并在此期间著有《TOEFL核心词汇21天突破》、《TOEFL作文6分作文》等英语辅导类书籍,销量极佳,一直位于同类图书销售榜前列,是多数考生参加出国考试的必读书目。
有如此大的反差,原因是李笑来这个人痴迷于阅读,读书几乎是他个人最大的“娱乐项目”。为了做更深的阅读,李笑来甚至决定,对虚构类的作品,直接看影视剧就够了,对非虚构类的作品,无论多贵、多难找,他都要直接阅读原版,而不是翻译版。
在朋友圈中,我是一个阅读狂魔,几乎每天都要进行阅读,便有许多微信网友问是如何做到的每天阅读,如何安排时间等问题。
但这些问题在我本人看来都不是问题,因为阅读是我的刚需,是每天都必须要做的事情,不做就会十分难受,就像手机之于现代人。所以我每天出门都会背着书,坐地铁时都在看知乎,用微信读书。正如李笑来所说:若问我“身上那个部位残疾了最痛苦”,他一定会回答“眼睛瞎了最痛苦”。
所以刚需是我们自我驱动力的决定性因素,且选择正确的刚需,重新选择刚需的过程决定了我们的进步和成长。
镜像神经元
很多人都有小时候害怕打针的经历,但长大后我们明白,害怕打针其实主要还不是打针本身特别疼,而是每次看到医院里别的小朋友哭着挣扎的行为使我们觉得“打针非常疼”,于是很多小孩一进医院就恐惧,打针时,针还没扎进屁股就哭了,哇哇地喊“不要不要”。
看别人打针我们会觉得疼,且感受是如此地“真实”,这源自我们大脑神经元中的一部分“镜像神经元”。人类大脑中存在的镜像神经元系统,除了使人类在大脑中重复别人的动作,还能帮助我们理解别人的意图:镜像神经元会在我们看到别人的某个行为时被触发,这些神经元会“镜像”被观察者的行为,就好像观察者自己有同样的行为似的。
许多科学实验发现,镜像神经元是人类学习行为的基础之一。
当我们看到朋友伤心时,自己也会感到悲伤;当看到电影里某主人公弹吉他耍帅的镜头时,我们自然地产生想学习吉他的冲动;出生不久的小孩,在大人伸出舌头时,他们就能做出同样的动作。你对他笑,他也会跟着笑。这些都说明镜像神经元系统对我们的学习模仿行为、甚至共情能力都有着巨大影响作用。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运用好镜像神经元对我们学习行为的影响呢?
李笑来说:“学习也好,进步也罢,从来都不是单独孤立的行为,而是社交行为。”也就是说,我们的学习和进步过程,模仿能在其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李笑来在新东方时的一个同事,叫张晓楠,现在在央视做主持人。
张晓楠从小就想成为一名电视台主持人,且只想进央视。她考大学时就想考北京,觉得只要到了北京,机会就会大一点。但结果她没考上。后来她利用假期时间到新东方授课,讲TOEFL听力,毕业后直接到北京新东方培训学校当老师。
再后来,张晓楠从新东方辞职,去哥伦比亚大学读金融硕士(因为她发现哥伦比亚大学是“央视人才的摇篮”,大量相关人才都在那里进修)。
现在,张晓楠已经在央视主持节目好多年。
用张晓楠的话说就是:
想要做到,就要先从物理上接近目标!
我们由此得到一个指导理论:既然知道了镜像神经元使我们拥有学习模仿的能力,知道物理接近目标这一路径。那么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出发:
选择环境
当我们想看书学习时,就去那些环境安静,有许多人看书的地方;远离喜欢抱怨的人群,选择积极向上的朋友;当我们想要开始减肥,那就去健身房,选择与那些爱好运动的人为伍。
有句话说,处在干净的地方使你注重个人形象,脏乱的地方吐口痰你也觉得天经地义。不无道理。
选择学习对象
想要变得优秀,就要跟优秀的人学习,跟他们成为朋友,甚至一起做事情。最起码,你得每天能关注到他们。
选择你的态度
选择积极、努力、勤奋、相信的态度,而不是选择悲观、逃避、懒惰的品性。
注意力是你所拥有最宝贵的财富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在阅读到这一点时首先想到的是时间、金钱这些概念,从没有想过“注意力”也会是“财富”品类之一,且是最重要的那个。
李笑来在总结人拥有的最宝贵的财富时,做了这样一个排列:
注意力>时间>金钱
其原因在于时间不受我们控制,无论我们怎么珍视,它都只会自顾自流逝,而注意力在理论上应该只受我们自己控制,且注意力是我们唯一可以随意调用且能有产出的资源,它是我们在任何地方“挖掘”价值的最基本工具。
当我们无法对自己的注意力做到完全掌控,那么它就会被别人收割。就像各种各样的公众号资讯、微博热点、手游的出现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使我们失去了对注意力的掌控,自然无法把注意力放在提升自我上。
这些资讯媒体,APP正是通过收割了无数的注意力(流量)才得以崛起,他们收割了我们的注意力,向我们的注意力贩卖广告和产品,甚至把我们的注意打包售出,从而获得巨大财富。这么说来,忒有“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的感觉。
对于个人来说,我们的注意力投放在哪里,就会在什么地方有直接的产出。把注意力放到学习上,我们就会有进步;把注意力放到思考上,我们的思维就会得到提升。可如果把注意力放到根本不可能有产出价值的地方,那我们最宝贵的东西就会被消耗,一点收获也没有——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常见的消耗我们注意力而毫无产出价值的三大坑是:
莫名其妙地凑热闹
凑热闹本身并没有给我们带来什么价值,反倒会在结束时使我们感到更加空虚。
心急火燎地随大流
机会永远都是给已经准备好了的人的,而当我们没有任何积累却想去抢夺别人的机会时,只会无端浪费我们的时间和精力。
为别人操碎了心
日常中的一些杠精,无论什么事都喜欢杠一把,其本质是因为闲的,只有抬杠才能找到存在感。殊不知这种“心怀天下”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投放在于自己无关的事情上,除了浪费时间别无用处。
由此,李笑来给出的公式:
注意力>时间>金钱
这道公式越是在早期,越“普适”。如果能花时间获得注意力,那时间就值得花费;如果能用金钱换来时间,那金钱就花得有价值。
实现财富自由是一件长久的事情,我们不能指望在读完一本书之后就能迅速实现财富自由。但在漫长的人生中,不断升级自己的认知,从而改变自己的思维和行动,却能够让人少走许多弯路,缩短实现财富自由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