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A股大跌,上证综指-0.83%,深证成指-1.74%,创业板指-2.05%。
港股方面,恒生指数涨2.701%,国企指数涨2.371%。
港股相对A股有如下个特点:
1.金融地产周期以及传统制造业打折,甚至打到骨折。
2.龙头聚集:互联网龙头,物业,博彩业,餐饮,食品饮料等行业龙头。
但是,要说港股便宜,那也是金融周期,传统制造等低成长行业比较便宜,比A股折价厉害。但是,成长确定性比较高的好公司估值一点也不低,例如部分互联网,生物医药等标的,所以,A股和港股其实都一样,结构化行情非常明显。
资金:
北上资金净买入9.18亿,南下资金净买入265亿,创新高。
理财产品净值化,打破刚兑,限制房地产等,实际上都有利于资金入市,从昨天的爆款基金易方达竞争优势,认购超过2300个亿就知道,市场不缺钱,但是市场真的很确三好“好公司,好行业,好价格”的标的。
A股处在高估位置,不好下手,资金涌入港股填平洼地。
那么,如果A股继续调整,池子里面的好公司跌出了空间,跌出了好价格,机构还得回过头来抱着。
从这个意义上说,只要市场有钱,在目前的位置上,A股的下跌空间其实有限。
当然,通过基金来配置会更好一点,因为我们知道,指数跌10%,可能不少个股会跌20%甚至更多。
外围:
今天有不少朋友担心拜登上台后,会继续上演好戏,这个几乎是确定的。
前一段时间,市场下跌的时候,情绪悲观,分析的文章很多;最近市场上涨之后,反倒分析的文章少了。
实际上,不确定性还是在那里,只是,我们选择性的忽视掉了,只看到了拜登上台,有利于关系缓和,有利于新能源板块。
尤其是目前,市场估值比较高,降低了未来的潜在收益率,获利盘太多,所以,本身具有严重脆弱性,一有风吹草动,就容易造成大的波动。
应对:
不管是市场流动性,泡沫能够持续多久,以及外围不确定性等因素都是我们控制不了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控制自己,给自己操作留出弹性空间。
定投的可以继续定投,通过时间来化解波动,换的盈利空间。
做股债配置的,适当降低股票资产的比例,降低组合波动。
以上两种方法,在目前高估值的泡沫阶段,都能够增强我们应对波动的能力,增强投资组合的反脆弱能力。
当然,如果你的钱就是长期不用,而且你对短期的涨跌无所谓,那么恭喜你,你一点都不脆弱,可以任性玩!
所谓的反脆弱就是:
好的剧本出现了:能够吃点肉,让心态平和一点。
坏的剧本发生了:不至于让市场揍的连朋友都认不出来了,保存下大部分本金,在低位在买回筹码,继续连续的博弈。
如果你的组合太激进,不具有反脆弱性,最后你一定会看到人性脆弱的一面!
今天聊到这里,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