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从小聪敏过人,六岁时就能吟诗作对。他刚读私塾的时候,他的老师嗜好钓鱼,即使是严寒的冬天,也不间歇。常常一面吟颂着“孤舟蓑立翁,独钓寒江雪”的诗句,一面垂钩行钓。
一天,老师钓鱼归来,余兴尚浓。就在黑板上写了“钓鱼”二字,对学生们说:“你们看,这钓鱼二字,前一字是动词,后一字是名词,组成了动宾结构的词组,是一句话,也是一副对联的上联。现在,我要求你们,按同样的格式,另外讲一句出来,成为一副对联,谁能对得到?”
郭沫若刚看过《杨香打虎》这本书,想到“打虎”二字与“钓鱼”二字的句式一样,完全符合老师的要求,于是站了起来,回答老师说:“打虎”。
“对得好!”老师当即肯定了郭沫若的回答。他真没有想到,一个六岁的儿童,竟有如此才思。
钓鱼
打虎
这其是一副对得十分精巧的短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