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五味”系列连载记录本人移民加拿大前后数年的经历和文化观察,最近开辟一个小分支“北美童书”专门介绍北美英文儿童读物,这是首篇。欢迎关注。
最近,本人跟青春期的儿子没头脑同学吵架,结果被没头脑同学诊断出罹患焦虑症,于是去社区图书馆寻找自救药方。奈何英语不过关,找了几本书都看不太懂。意外地,居然在童书区发现了一本,居然基本上能看懂!
于是,一个新世界向我敞开了大门:北美的儿童图书几乎百无禁忌,任何成人世界里的话题都有涉及。由于在编写中充分考虑到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所以有趣、易懂、寓教于乐,实乃我这种英语半吊子的人的福音。在图书馆泡了一周,每天都有惊喜,每天都有意外。
拯救自己的焦虑症的第一本童书,伫立在书架整整两层的“心理疾病”类童书中。这两层图书,从多动症、焦虑症、抑郁症到青少年自杀无所不谈,甚至连阿尔茨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症)都有数十种儿童图书,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或者用绘本漫画的形式,或者用半图半文的形式,或者用文字描述的形式,由浅入深地介绍这种老年病的病理、病程、症状,以及如何与家中罹患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相处,如何护理和改善亲人的晚年生活(谁再说西方人不敬老不讲孝道,就可以用这些书做例子啪啪啪打脸)。
除了心理疾病,生理疾病的图书更加丰富,消化系统疾病、运动系统疾病、心脏病、糖尿病、皮肤病、牙齿健康、各种过敏……既科普生理卫生的知识,又普及疾病预防。
在消化系统疾病的书里,我发现一本非常有童趣的绘本。娃爹娃妈应该知道,几乎每个小不点儿都有一个时期格外关注屎尿屁,提起来就停不下来,而且乐得满地打滚那种。这本绘本就是迎合小不点儿的兴趣,专门介绍屁是怎么产生,还有一些关于屁的有趣的知识,比如,屁的产量:一个人放一个屁大约有3.5盎司,一天平均要放5个屁。这本书的画风也是萌萌哒。
抽烟喝酒问题?有!不仅仅考虑到少年儿童自己可能出于好奇或叛逆而沾染上烟酒恶习,还专门有关于如何与酗酒成瘾的父母相处的书。
毒品?这么危险的东西,当然一定要让孩子们知道,不仅要知道它们的种类和危害,还要知道它们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入侵和诱惑你,甚至还可以讨论它们合法化的问题。
性话题?必须有啊!从低幼绘本到十龄娃(Teen),每个年龄段都有对应的图书,文学作品、生理科普以及实操手册,成百上千种图书用各种方式教孩子了解自己的生理特征、保护自己不被侵害、应对青春发育、预防性病传染,等等。
政治要从娃娃抓起,政治形态,社会结构,世界格局,从过去到现代,从选票到民主,从社区到社会,真正体现政治的人人参与。
社会问题不必回避,不用为孩子专门打造象牙塔,战争、饥饿、种族歧视、能源危机、核危险、环境污染、各国文化及冲突,让孩子知道世界并不完美,鼓励他们从小思考和参与社会的进步。下面这本书提到,如果地球是个只有100人的小村子,尽管食物平均分配足够每个人吃饱,但现实情况却是只有24个人总有食物,其他人都要不同程度地忍饥挨饿。
小学生写作文必然要写的一个题目就是长大后做什么。然而,到底我们的孩子了解多少职业的知识?有句老话叫隔行如隔山,很多成人也不见得知道其他职业的人工作到底是什么情况,更别说孩子了,所以也难怪孩子们的理想要么是科学家要么是明星。不过,没关系,北美童书里有一大类叫“People at Work”,工作中的人,专门介绍各行各业的人的工作日常,科学家、军人、消防员、探险家、作家、音乐家、医生、宇航员……我居然还找到了好几本讲图书管理员的,疑心这是社区图书管理员假公济私。
仪式感是国内近年来比较火的话题,这也正常,管子曰:仓禀实而知礼节。吃饱了肚子,就该追求上档次的生活了。在北美,仪式感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小到朋友party、家庭团聚,中到生日、节日、毕业典礼,大到婚丧嫁娶,都是不容马虎的。Let's Celebrate的童书满满地占了四、五书架,其中两个对孩子们来说最重要的节目:圣诞节和万圣节就用了一整个书架,馆员还贴心地在书脊上贴了绿色圣诞树和黄色鬼脸南瓜以方便辨识。
大概查看了一下社区图书馆的童书分类,不算藏量占大比例的虚构类(故事绘本、小说等)图书,仅仅看非虚构类,就有二十多个门类(按英文首字母排序):
英文分类 | 注释 |
---|---|
Ancient & Medieval Times | 古代与中世纪 |
Animals | 动物 |
Computers | 计算机 (码农看到计算机是单独门类感觉很欣慰) |
Crafts | 手工 |
Dinosaurs | 恐龙(恐龙竟然从动物类里独立出来,可见这个物种是大部分孩子成长过程中曾经的挚爱) |
Facts & Trivia | 包罗万象的有趣的事实 |
Home, Family & Self | 关于家庭和自我 |
How it works | 各种发明创造以及机器运行原理 |
Ghosts & Other Spooky Stuff | 鬼故事 |
Lands & Peoples | 地理与人类,世界各民族在这里实现大团结 |
Legends & Fairytales | 传奇和神话故事 |
Let's Celebrate | Party和仪式化活动是北美文化的日常,小到朋友小聚,中到生日、节日、毕业典礼,大到婚丧嫁娶,仪式感是一门大学问 |
People at Work | 工作中的人们,让孩子从小就知道爸爸妈妈在白天忙什么 |
Religion | 宗教信仰 |
Science & Nature | 科学与自然 |
Space | 太空 |
Sports, Games &Other Fun Stuff | 体育运动和游戏,各种好玩 |
Social Study | 关于人类社会 |
The Arts | 艺术 |
Things that Go | 各种交通工具和它们的运作原理,连自动驾驶汽车都已经有书了 |
What a life | 思考人生 |
这么丰富的图书,还只是一个小小的社区图书馆而已。我禁不住又对比了一下中国和加拿大Amazon的儿童图书品类。
按年龄组分类:
中国Amazon只有0-2岁、3-6岁、7-10岁和11-14岁四组,没有15岁以上的青春期的分类。而加拿大Amazon上Children's Book和Teen's Book是两个独立的大类。按内容分类:
中文的童年以娱乐和知识类为主,而加拿大Amazon明显内容更丰富,也更接近成人世界。从这一点上,也能强烈地感受到中西方教育理念的巨大差异:
我们还是比较倾向于把孩子当不懂事的小宝宝养,吃好喝好长高高长胖胖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没事儿不要乱思胡想,而在北美则倾向于把孩子当成平等的人,考虑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个心理阶段,鼓励孩子探索未知领域,满足孩子全方位的求知欲。
- 除了按年龄组和内容分类,加拿大Amazon还有多了一种分类方式,把书分成涂色书(colouring books)、贴纸书(sticker books)、裁裁剪剪书(press & cut outs)、触感书(touch & feel)、有声书(sound books),等等,书不仅仅是书,而是孩子的另一种玩具,充分培养孩子对书的亲近感。
如此巨大的童书差别,反映了中西方孩子教养方面的差距。另一方面,中国人的阅读量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也是近年来教育反思的一个热点,而童书的差别,也造成了在中国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困境:相比而言,中国孩子可读的书实在太少了。
注:本文仅授权公众号“阅读第一”使用
更多与阅读相关的文章
走近北美的儿童图书,体验迥然不同的东西方儿童教育理念
北美反霸凌教育
如何培养儿童阅读习惯
为什么北美孩子的阅读量大
不一样的加拿大:不安静的图书馆
不同年龄儿童的阅读特点和给家长的建议
英语分级阅读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