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结尾这么重要了,那常用的结尾方法有哪些呢?经笔者总结,大约有两大类十四种。现在,笔者一一介绍如下:
一、原创类
6、感谢式
在这里,所谓的感谢式结尾,并不是指演讲者的习惯性礼貌用语“谢谢”、“谢谢大家”等,而是指因为演讲内容的需要,演讲者在演讲结束前必须以“感谢某事”或者“感恩某人”来作为演讲的结束语。
例如,在演讲主题为《山旮旯里的人生》的演讲中,演讲嘉宾迟焕毅采用的就是感谢式结尾:
我们是在一种冷静与思索的过程当中走进山旮旯的,是在贫穷与落后、愚昧与无知的需要中走进山旮旯的,是在奉献与索取的选择下走进山旮旯的,是在前进与后退的选择里走进山旮旯的,是在忽视与淡漠中走进山旮旯的,是在后悔与幸福的交织下走进山旮旯的。
是我们把青春留给了穷困的乡村,是乡村的岁月培育了我们,是我们在山旮旯的剧场中义演,是我们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因为山旮旯里的人民送给我们一个大大的“!”。
感谢生活,尤其要感谢在山旮旯里工作和生活的人们!谢谢大家!
再如,在演讲主题为《学会感激》的演讲中,演讲嘉宾马国福采用的也是感谢式结尾:
我们不可能孤立地活在这个世界。我们每时每刻与身边的每个人,每棵花草,每滴雨露,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感激身边的每个人,他们证明了我们的存在的价值。感激脚下的每棵花草,它让我们吮吸了生命的芬芳。感激草叶上的每滴雨露,它展示了生命的勃勃生机。不懂得感激的人是可怜的,因为他失去了提升自己灵魂质量的宝贵资源;不懂得感激的人是可叹的,因为他在这个世界上拆除了通向更高顶点的阶梯;不懂得感激的人是孤独的,因为他割断了给生命以温情和友爱的纽带;不懂得感激的人是无知的,因为他关闭了生活给我们输送幸福的管道。
因为感激,所以幸福。那就让我们从今天起学会感激吧,感激黎明的日出,感激友好的问候,感激无声的付出,感激微小的收获……
注:一般来讲,演讲嘉宾在演讲结束时要感谢某事或者感恩某人的话,那他在演讲的过程中必须把为什么要感谢某事或者感恩某人的那些理由说清楚。至于怎么做才能让听众觉得这个理由很充分呢?笔者的个人意见是:演讲嘉宾最佳的选择是向听众讲一个很感人的故事。因为一些空洞的说教,听众是非常厌烦的。
7、抒情式
抒情式结尾,指的是演讲嘉宾在演讲将要结束的时候,用一段饱含情感的话来收尾。它的目的是希望能最后一次打动听众,起到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的作用。所以说,这种结尾方式,对演讲效果来说,杀伤力还是很强的。
例如,在演讲主题为《奉献无悔、青春无悔》的演讲中,演讲嘉宾张炜玮采用的就是抒情式结尾:
无悔是人生展望未来的前提,这一辈子也许我们只是一块平凡的基石,但是我们将稳稳地扎根地下,托起明天的高楼大厦。也许我们只是一株无名的小草,但是,我们将与芬芳的泥土一道默默地耕耘,培育出万紫千红的春天。
虽然人民早已知道那间教室里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根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流下的是泪滴,奉献的是自己。但对于当初的选择,至今我依然无怨无悔。
再如,在演讲主题为《隔海相望》的演讲中,演讲嘉宾郑晓辉采用的也是抒情式结尾:
而今天,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我站在这里,与澳门隔海相望,仿佛嗅到了澳门泥土的芬芳,听到了归航风吹的海浪。
如果我是放牛娃,我要折下故乡最绿的柳枝,做成一支亮丽的柳笛,以心灵的笙箫,鸣奏古老的《归去来兮》。
如果我是诗人,我要放声歌唱,唱一首《游子吟》。太阳为鼓,月亮为琴,苍天起舞,大地震撼。从塞北,到江南;从大海,到长天!
曾经,我们站在这里,与香港隔海相望。曾经,我们站在这里,与澳门隔海相望。谢谢大家!
再如,在湘潭师院97级毕业典礼上,杨鹏程所采用的结尾方式也是抒情式:
同学们,也许你将去门头沟、三门峡、雁门关,也许你要去厦门、虎门、玉门,也许你要去澳门、金门、也门、凯旋门,无论走进哪扇门,毋忘母校湘潭师院的校门。“门内有君子,门外君子至”,它虽不能“楼观沧海日”,却也“门对湘江潮”。“枕上读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他日归省回门来,“门外青山如旧时”。盼望同学们常回门看看,不要“三过家门而不入”。有了成绩,请你回门报喜;有了烦恼,请你回门倾诉;遇到困难,不妨回门求助。母亲的门,永远向大家敞开。母校的老师倚门而望,期待大家建功立业的捷报。请朋友们记住:湘潭师院永远是大家血脉相连、心心相通、忘不了、割不断、抛不开、舍不得的娘家门!
祝福朋友们鹏程万里,前程似锦!母校与你同在,校门与你同在!
注:不可否认,抒情式结尾方式,它的感染力非常好,最易激起听众心中感情的浪花,并且它几乎适合所有的演讲。但是,我们也必须处理好两个细节。第一个,演讲嘉宾的感情必须是情真意切的、最好是亲身体会的,不能凭着想象而无无病呻吟的。第二个,演讲嘉宾的感情和表情必须到位。比如,语调方面,要多用虚声和颤音;表情方面,要多用低头蹙眉、抚胸长叹等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