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早晚成长 · 鸭妹早早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季,但或许,2020年将迎来史上最难就业季。
2020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共874万人,相比2019年增加了40万人,还不包括之前没有顺利考研考公上岸的同学,2020年毕业生总体就业人数可能将近900万。
然而就业机会却并没有随之增加。受疫情影响,今年的春招显得格外“落寞”。许多公司也在苦苦挣扎,有些甚至破产倒闭,招聘岗位随之缩减,这使得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异常严峻。于是考研成为了很多人的选择。
也许是感受到2020年的大学毕业生们太不容易了,教育部发文称,2020年将计划扩招18.9万名硕士研究生,同时,考研人数也达到了历史最高,共计341万。
扩招后的硕士研究生学历令很多人感觉:
“研究生整体水平并没有随规模的增加而提高。”
“研究生大量扩招后,越来越“不值钱”了。”
“这年头,已经人均研究生了吗?”
一个发自灵魂深处的拷问来了:考研到底还值不值?
想看清研究生学历是不是贬值了,考研的性价比还高不高,我们要先来看看大街上到底是不是都已经是“人均研究生”了。
首先,研究生规模真的不算大。
目前,我国硕士学位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不超过1%。从1998年高考扩招算起到2016年本科毕业生共计4756万人,按照2016年13.83亿总人口算,本科率不过3.44%;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人口占比为9%。
再来看硕士生的同龄人占比。1993年出生人口共计2120万人,2015年本专科生毕业人数680.9万人,本科毕业人数达358.6万人,2018年研究生(包括硕士和博士)毕业60.4万人 ,专科以上比率为32.1%,本科率16.9%,研究生率仅为2.8%左右;再算上留学归国人员,本科率和研究生率大概分别是17%和3%左右。
所以你看,高等教育的普及力度虽然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研究生真的还不至于满大街,尚属“稀缺群体”,也依然是这个社会“最值钱”的群体。
其次,招录比例达到新高。
关于研究生的扩招,再来看一组数据。
2019年,考研人数290万人,报录比预计为3.6:1,较2018年明显提升;
2020年,考研人数再次上涨,共计341万,报录比预计为4:1,达到近20年来最高。
由此可以看出,近几年虽然研究生招生数量不断增长,但增幅要远低于报名人数增长幅度。而研究生报录比的提升,也意味着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所以即便是扩招了,考上研究生依然很“南”。
再次,硕士毕业生的整体就业情况要优于本科毕业生。
以上海为例,据上海人社局发布的《上海市2018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报告》显示:2018届上海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的平均月薪为6024元,硕士及以上学历毕业生的平均月薪为8967元。
在一份500名上市公司高管的教育程度调查中,84%的高管拥有高学历,48%出身于985名校。在事业发展上,研究生将会获得比本科生更多的成长机会,更易被重用。此外还有落户、信贷等方面的天然优势。而当职位上升到一定阶段时,你很大程度上必须要拥有硕士学历才能晋升。这也是为什么MBA、MPA如此火爆的原因。
而由研究生扩招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研究生学历从一种竞争优势慢慢变成了一种基础标准,但这并不能说明研究生学历不值钱了,反而是变得更为重要了。
毕竟你的竞争者,都是你的同龄人。
最后,要研究投入产出比,要先投入才有话语权。
一个老生常谈:
努力不一定会获得回报,但不付出一定颗粒无收。
有知识不一定改变命运,但是没有知识一定改变不了命运。
教育是一项长期投资,所以短期收益不应该成为重点的考量指标。从一个长远的宏观角度看,随着社会的发展,所有层次学历的贬值都是必然的。但读书读研依旧是最好的出路之一,也依然收益显著。
因为有些资源,有些机遇以及有些人,只有在更高的教育阶段才会遇到,而和更多优秀的人在一起,你的知识、你的胸襟、你的格局、你的一切都在发生变化,而这些改变都会使你以后的人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才是读研的意义所在 。
任正非曾说,教育是最廉价的国防。无论任何时期,任何形式下,对于毫无工作经历的应届生而言,学历都是敲门砖,更高的学历可以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进入科研单位,政府机关,头部名企等可替代性低的位置任职。即便经济形势不好,迭代和降薪都是从下至上的,他们向下兼容,去干本科生都能干的活,get需要重复劳动可替代性高的各类技能。
最后早早想说,没有什么是一本万利的。面对可能将长期下行的国内国际经济形势,读研只是个开始。
*资料来源:www.eol.cn
*图片来源: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