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人聊起历史小说的写法,想起这篇书评还可以改进参考,当时是出版方赠书,只写了优点,缺点只是略提,打开文档本想改改,但读书时间有点久了,情绪不再,就这样发吧,想说的大概也都提到了的,仅供参考。
全书近六十万字,一个周末读完,还是挺累的,主要是涉及的人物和情节比较多,铺陈格局挺大,最后收起来的时候虽然有冲击力,但令阅读很累,最后一页所加的不能说的秘密,让人非常挫败,急急忙忙生吞活剥这么大厚本书敢情其实还是没有解密?
所以说这本书如果当做推理小说读你就败了。读客把它归在知识小说是对的,虽然知识小说分明是读客自己硬做的一个类型小说,这也是有钱有势的出版机构可以强硬推出自己的分类标准的绝佳例证。这本小说投稿到大多出版社都会被拒的,不是说写得不好,而是不好处理,字数多,页码就多,定价就高,市场风险就大。文本中又夹杂了很多作者想要表达施展的技能,琴棋书画,各种知识,人物线索也庞杂,对读者要求比较高。这样的文本很多出版社都会说不好把握很难操作。也就只有读客这样的市场号召力才敢做。
作者的写作不是没有缺点,铺排场面大人物多线索多,但有些扁平化,想要放进去自己各方面的心得体会使得有些地方冗杂拖沓,但这些其实也可以说是他有意为之的,就跟清明上河图本身细腻而不深入的画风是一致的,工笔画本身不就是二维扁平式的么,配合封面,效果蛮好。历史往往是君王大臣的历史,大街上芸芸众生往往湮灭无闻,然而君王不是一个人的君王,历史不是几个人的历史,所有大场面的背后,都有无数不为人知的湮灭。案中案,局中局,每个人都是棋子,也可以做棋手,从某条线索看去毫不重要的路人甲其实会是另条线索中的男一号,人世间本来就是一张无量之网,人人都重要,人人都不重要,只在你自己的世界中飘摇,都活在自己的地狱之中。
值得赞赏的还有,作者有一种慈悲的情怀,每个做出惊世之举的人都没有简单处理成所谓的坏人,不是从道德层面描写符号化的人物,而是给每个人的地狱编织其独特的其来有自,一切都是合理的,令人感慨的,甚至,可以原谅的。其实读者没有资格原谅哪个人物,但读者可以从作者的慈悲中,更深地体会人性,更多地理解他人,只从这个层面上说,作者和作品的意义就已经是非凡。
在这个系列小说的框架中,与其说张择端是一个优秀的画师,不如说他充当的是摄像头、照相机——细致入微的观察力,过目不忘的记忆力,栩栩如生的再现力,简直不似人类。而作者,采用上帝视角,全知全能,以不同的线索,串联起同一时间段(那一年清明前后)、同一地域(《清明上河图》画面上的一条街)所出现的各路人马,以及他们各自的经历与秘密,就像技巧高超的导演,用精妙的剪辑技术,把不同故事的不同面貌以不同角度不同逻辑交叉串联在一起,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给,但细想起来却也都丝丝入扣,自圆其说。
其实日常生活中,命运何尝不是如此,能看得到因果的,是人意,看不到内在关系的,以为是天意,但其实往往,也不过还是人为,人与人之间,故事与故事之间,像渔网一样密密匝匝纠缠不休。看似孤立的细节、看似陌生的人类,其实全都能够通过六度分割定理联系在一起,区别只在于是谁提起哪一条线索,顺着哪一根纲线讲述,你是你自己人生的主角,也是别人人生的配角,你人生中的配角、过客甚至背景人群,也都是人家自己人生的主角,区别只在于视角,从宇宙中看,便不过是无所谓主次的无量之网罢了。
作者是有野心有才华的,八百多个人物,相对集中的时间和地点,让他们彼此联系又分头并进,写作技巧上是很厉害的,第二部与第一部相比,不少读者也在说,人物形象相对单薄,情节上也相对粗疏,尤其是最后揭秘的理由,有些牵强,如果不是在其他本的故事线索中有新的呼应和进一步的解释,单独看着一本的话,确实不太理想,而且比起第一部琴棋书画茶妓等方方面面的古代传统文化氛围的铺排,这一部整体的层次感也薄弱了一些,欠缺了一份深度。大部头的写作难免顾此失彼,若不是反复修改打磨,写急了,难免虎头蛇尾,希望作者第三部能扳回来。
另外有一点可能算是强人所难的意见,作家写作的目的是什么呢?或者说文学的意义是什么呢?仅仅是故事好看人物精彩的话,就只是好故事,而不是好的文学。如果能够对人性,对社会,对历史,有更深一层的理解和把握,在写作时或许更能够游刃有余,令文本更加耐人寻味,也就更有机会成为新的经典,而不是依附于所谓超级经典符号之下的昙花一现的商业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