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老妈拿出了一饼03年的班章古树茶,一打开一股陈味扑鼻而来。冲泡之后,老味十足,茶汤也很明亮,只是生茶的花蜜香都已消失,只余陈香。我问老妈是不是没有存放好,她说拿回家的这五六年,茶饼都是先封在密封袋里,又收在了罐子里存放的。
我想,这茶如果是03年的话,是不是之前是在广东那边存放的?老妈随后也证实了这一点:“我有个朋友,零几年的时候做茶叶生意,自己在云南收茶,然后在芳村卖。这个茶就是她那最后一点存货。”
这样一说就能理解了,以前广东那边的人喝茶就喜欢流行喝这种有陈香的茶,传统的存放方式,也是符合广东潮汕等地人口味的特色方式。
陈香包含了:参香、陈香、干荷叶香以及樟香。
参香,一般是特别紧压的茶叶,在相对湿度大于85%的高湿度下仓储3年以上,茶叶泥化产生的。
陈香,一般是散茶或者正常压饼茶,在相对湿度大于75%,小于85%的条件下仓储10年以上产生的。
干荷叶香,一般是特别细嫩的芽尖散茶或紧压茶,在相对湿度大于75%,小于85%的条件下仓储10年以上产生的。
樟香,一般是8级以上粗老散茶或紧压茶,在相对湿度大于75%,小于85%的条件下仓储10年以上产生的。
陈香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潮湿”,是微生物转移甲氧基形成的多种甲氧基苯类物质产生的。微生物活动需要大量水分,因此没有高于72 % 的相对湿度, 难以形成陈香。而茶叶在相对湿度大于 72 % 长时间储藏中,水蒸气带走了大部分香气物质,只余陈香。
对我个人来说,比起陈香,我还是更喜欢古树生茶丰富而有层次感的香韵,以及它久藏成蜜的甜柔。
云南的大叶种古树茶因为其丰富的内含物质,在相对湿度55%以下的仓储环境下,随着存放时间的增长,变得更加甘醇,滋味更细腻、体感更温和,香韵更为精致。香韵会由草香——豆香——叶香——花香——蜜香——木香——果香——酒香——酯香。
1 ~ 3 年的古树生茶香韵为:干草香、蜜香。
3 ~ 5 年的古树生茶香韵为:蜜甜香、木香。
5 ~ 8 年的古树生茶香韵为:蜜甜香、青果香、木香。
8 ~ 15 年的古树生茶香韵为:熟果香、蜜糖香、 木香。
15 ~ 30 年的古树生茶香韵为:白酒香、 酯香、 熟果香、 蜜糖香、木香。
超过 30 年的古树生茶香韵为:老木香、白酒香、酯香、 熟果香、蜜糖香。
这时间直接呈现给我的不同韵味,也正是我迷恋古树生茶的原因。
当然了,这里也不是说陈香就不好,陈香只是一种特殊仓储产生的风味, 不必贬低也不必拔高。就像以前的茶客追求的是有陈香的老茶,而现在大家更偏好的是没有潮味的老生茶。所以,大家在选购及品饮的时候,在健康的情况下,适合自己口味的茶就是好茶。
(以上涉及茶叶生物化学的内容均来自冯磊老师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