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功利的时候,我是快乐的。
我呢,做事情全凭热情,突然想做什么事了,就会充满热情去动手,执行力还是可以的。可是在执行的过程中,我的热情会一点点被浇灭,我的快乐会一点点减少。因为这时候功利心会从 灵界钻出来,吸掉了我所有的初衷。
当初在画室的时候,早晨我就想画一张素描。最早到达画室,把素描纸裱好,等待模特到来,然后观察模特找到喜欢角度,开始勾勒大形,给黑白关系······这样一步步地进行。按正常的作画流程是没什么问题的,一定可以画出一张造型严谨,黑白灰关系明确的作品的。因为这个符合考学的评分标准。
我喜欢画画,随心所欲地画画,我想在模特的头上画一只角,我想把模特眼睛画的特别大,我想把模特脸上的痦子画成一朵花,我想把模特的头发画成绿色的藤。有趣的是,当我随心所欲的时候画出来的速写更有生命力,画出来的水粉更美丽。而不是画出来,给谁看说好不好,给评卷老师看能不能考试。
因为要考学,所以就多了很多“不得不”。我不得不画出一幅功利的作品。
从小受环境的熏陶,很喜欢摆弄文字。后来经常写一点东西,那时候还没有微信公众号,经常在《榕树下》写一些短文,小故事什么的。即使每天作业多到死,也会坚持更新,推敲句子,尽量做到字字珠玑,乐此不疲,一开始只是因为喜欢,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关注粉丝量和阅读量,别人的评论。
就这样,当初的热情一点点冷却下来,当初的快乐不再。之后,有了微信,又有了微信公账号。有一天,在一个关注的微信公众账号上看到一篇文章名字跟我在《榕树下》发表的一模一样,我一看连作者也没写,公众号后台也不回复我。就去找《榕树下》客服,客服说:“那是因为你的文章写得好别人才去转的,我们也没有办法,你自己去联系公众号吧”。当时我就气炸了,白羊座易燃易爆吧。我发誓再也不上《榕树下》网站,从那以后也没有再发过文章。
不知道过了多久,一个朋友给我推荐《简书》APP,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下载来用了一段时间。感觉还不错,又开始写东西了。不过心态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现在写东西,完全随心情,心血来潮就写点,或几千字,或几百字,也没有什么要求。不再关注粉丝和 浏览量,评论啥也不管,有趣的会回复几个。也不会过分强调句式和结构,想到哪里写哪里。谁爱转发就转发吧,也不用打招呼了,我也无所谓了。写文章成为一种生活态度,也不靠写文章赚生活,我也不会要求朋友们帮我推送和转发文章。
画画呢,也可以随心所欲,我想画什么就什么。小男孩头上有只角,小姑娘的长发变成绿色的长藤。自由自在描绘心之所向的世界,不过分追逐什么。
很多时候,功利绑架了我的快乐,我的初衷,现在呢,我做的事情就是为了让自己快乐,认真完成工作,之外的生活以开心为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