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学校餐厅吃饭,和宿管员杜师傅、餐厅翟师傅说起庄稼播种多寡的问题,杜师傅笑着说,给你们讲一个龙伙计二亩地种一棵高粱的故事吧!——
从前有个地主老财姓董,家财势力不是一般的大,并且乐善好施,是这一带有名的大善人,偏偏他用了个木讷迟钝外带耳聋的伙计,也合着这小伙计该有福气,他是董财主好心捡来的无家无户的流浪儿。小伙计无名无姓,大家伙儿都叫他“聋伙计”。
这一年收了麦子该种秋庄稼了,董财主嘱咐聋伙计村南那二亩水浇田种高粱,临了嘱咐一句,不要播种太稠。老庄稼筋都知道,秋庄稼苗子发头大,宜稀不宜稠,董财主嘱咐一句就去别处收租了。
过了半个月,董财主忙完了到地里转悠,走到村南的水浇地一看,肺都快气炸了——那二亩旱涝保收的水浇田就种了五棵高粱——四角四棵,外带地中间种了一棵!
正巧聋伙计正在地里忙活着给这五棵高粱苗浇水施肥呢,董财主气不打一处来,指着伙计的鼻子尖,冷笑道: “你、你……聋娃子,你种的高粱太稠了吧……!”说完鼻子里哼了一声,背着手气咻咻地转身离开了。
不知小伙计是没听出孬好话儿,还是故意作践董财主,老东家走后,他“咔咔咔咔”四铲子,把四角的高粱苗子全报销了,只留下中间那棵“独根苗”像一面旗子迎风招展了。
二亩地种一棵苗!这里很快成了一道风景,引得临近的庄稼人都来看稀罕,有人嘲笑聋伙计傻的,也有人说董财主看精明不精明,用了这样一个笨伙计。董财主气得索性眼不见为静——再不去那块水浇地了,省的看了心烦。
也许真应了那句老话: 秋庄稼宜稀不宜稠,可能它吸收了方圆二亩地里的养分水分,估计还有天地之精华日月之神韵,那棵独根苗见风就长,雨后的夜里,路过的人还能听见它拔节伸腰的“咔嚓”声呢!
再说董财主,人虽窝在家里,心还是想着自己那片水烧田呢!这些日子,他也听说过那棵高粱如何神奇,但他以为是以讹传讹,当笑话听了,就是没亲自去看,这不,快收秋了,他决定去那块地里转悠转悠。刚出村子,一片红彤彤的明光就挂在村西南方向!三步并作两步,待到跟前,抬眼望去,董财主不由倒吸一口凉气,惊得嘴巴都合不上了——
一棵老海碗粗细的高粱树!仰头望去,高数丈有余,树冠巨大,全然罩住了树下的二亩土地,眯眼细打量,那红彤彤的是无数穗颗粒饱满的高粱果实呀!更令人惊奇的是,高粱树上满是叽叽喳喳喧闹的喜鹊,要有百多只,可它们只是叫,却并不啄食高粱籽!
董财主灵机一动: 干脆在高粱树下面造打谷场算了!说干就干,平地、泼水、艮场……硬是把这二亩地整成了光溜溜的打谷场子,说来也怪,场子刚整好,树上的喜鹊一下子闹腾起来,用嘴啄、爪子挠、翅膀扇……红彤彤的高粱籽纷纷落下,像下了高粱雨……场子满了,马车运回家,粮仓都冒尖了,就送给周遭的老百姓……高粱树好像没有底的聚宝盆,源源不断地下着“高粱雨”,最后剩三升没地方搁,只好撒到北坡那一片兔子都不拉屎的荒地上,结果,这地方却成了罕见的肥田,连着三年大丰收——这是后话。
乡亲们都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了,却忽视了聋伙计的存在,最终,神奇的聋伙计没吱一声就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 秋收过后,场干地净。趁着农闲,董财主差人伐了村南头山窝里一溜儿老槐树,想平整了土地种上粮食,刨树根的任务就落在了聋伙计身上。
这天,天麻麻亮,董财主起床,想去地里看看聋伙计干的活儿,先去聋伙计住的牛屋,人不在,摸摸被子窝,哟!还是热的,心想: 恁早就去地里了,这小子怪勤快的!
当游逛到南地山窝时,一个场景让董财主惊掉了下巴: 一条黄色的金龙盘踞在地窝窝里,忽然龙头傲起,巨大的尾巴紧紧缠住一个树桩,龙身绷紧发力,“哗啦啦”一声,树桩带着老大的树根、夹杂着泥土从地下轰然摔向半空,紧接着龙尾拨动泥土,树坑转眼夷为平地……
一霎时,山窝窝里龙影错杂,泥土飞扬,巨大的声响震耳欲聋……
董财主不由骇得大喊一声,没成想惊动了金龙,眼见得那金龙向老东家俯首低吟一声,原本晴朗的天空瞬间乌云密布阴暗下来,紧接着大雨倾盆,董财主眼睁睁看着金龙腾空而起,借着雨帘水道向西南方向冲天而去……
后来有人说,因为董财主行善乡里,积德不少,上天派那金龙化为小伙计来帮他,因为“聋”与“龙”谐音么!如今金龙任务完成,自然就回天庭复命去了;也有人说,董财主上世对小金龙有恩,今世人家报答来了……
故事讲完了,翟师傅感叹道: “以前也听过这典故,还有句俗语,‘二亩地种一棵高粱——不嫌衅的慌’,是说有的人蛮横不讲理,胡踏垡,人见人烦,这人却脸皮厚,不怕丢人。想不到还有这样一个挺神奇的传说呢!”
我笑着说: “反反正正,亦真亦假,这不正表明了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优美传说的历史悠久吗?”
2019. 1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