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境遇真是千差万别,决定因素有很多,除了最重要又不可捉摸的运气外(个人认为即便是运气也是可以累积的,而且也呈现复利趋势),像父母教育、成长环境、教育背景等都是有迹可循的,有的生性恬淡(个人认为是自小家庭教育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这没什么不好,现在的中国社会争胜趋利,好像安逸就是不上进,平淡就是平庸,这样的普遍看法才不好呢!
我国数千年都在世界巅峰,近百年跌落尘埃,现在还在重拾民族自信心的进程中,社会体制还在不断完善,距离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差距,所以大环境就是拼搏奋进,生性安逸的可能就不会适应,应该选择到像澳洲这样慢节奏的国家,现如今出国其实没那么难;像我这样不折腾没法活的在澳洲天蓝水绿的环境中差点闷死,说到底,都是适合自己性格的选择问题,而基本所有的烦恼都是做错了选择。
生性安逸是另一种人生境界,很多选择移民澳洲,或是国内远离大都市,搬到丽江之类山清水秀的小城镇,过的都很滋润,因为是追随内心的选择,他们内心朴实,要求简单,所以相对容易达成目标,至于他们的内心或思维方式是怎么回事,就不是我能理解的了,就像他们永远也无法理解我为什么不停折腾一样,安逸或折腾,无所谓好坏,只是选择!
现实中要是这么容易听从内心作出选择就没那么烦恼了,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一会儿觉得人家种花弄草挺好的,一会儿又对功成名就的人羡慕的不要不要的,甚至有人终其一生都在奋斗和安逸之间左右摇摆、无法取舍,过得自然浑浑噩噩、庸庸碌碌。这其实是几乎所有人的初始状态,认知不足,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无法做出抉择,我管这叫“懵懂期”。
要走出懵懂期需要提升认知能力,在单位时间内大脑的输入信息越多,出现自我认知的契机概率就越大,这个契机可能是来自生活的打击、工作的压力,也有可能是家人的一句话或是书上的某个理念,就那么一刹那,仿佛就明悟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了,通常我们管这叫“开窍”或是“融会贯通”啥的,总之是需要一定经历,大脑输入越多越好,所以认知自我的捷径是读书。
当意识到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后,生性安逸的选择了安逸的环境,过上了清润的日子;想要出人头地的雄心勃勃的要干一番事业,一头扎入了丛林,发现想要提升竞争优势需要不断磨练,当然要经历一些痛苦,有的直接放弃了,有的被迫忍受煎熬,我管这叫“被动受难期”。
人的天性是规避磨难的,所以但凡进步都是逆天性而行的,功成名就的野望支撑着在磨难中煎熬,一段时间后,有人看不到希望放弃了,有人因为进步而具备了一定的竞争优势,从而获得了进步的战利品,有了痛苦前行的认知,走出了“被动受难期”。
具备了一定的优势一段时间后,又渴望进一步的成长,于是又寻求打磨自身的机会,虽然内心知道进步的过程是伴随着痛苦的,可获得优势后的回报却也是丰厚的,所以在痛苦中成长,在成长后快乐,我管这叫“主动受难期”。
经历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主动受难期”,享受了无数大大小小成功的快乐,慢慢的就会爱上成长本身,痴迷于不断进步的巨大乐趣,做什么不重要,过程也不重要,不停歇的成长本身才是唯一的,会越来越享受痛苦,乐此不疲,我管这叫“成长为乐期”,个人目前就处于这个状态,事实上有牛人可以直接从“懵懂期”跳入“成长为乐”,可惜我人笨,只能一步步的走。
最高一层就是之前文章提过的我那朋友,无苦无乐,根本没有任何成长、痛苦、快乐啥的概念,就像佛、道两家提过的“无相”,像吃饭喝水一样自然而然,压根就不知道工作学习十几小时以外的生活状态。这个我不知道是不是可以后天可以达到,正在稳步接近中,但只要我是这样的,我的子孙就可能达到这样的生活方式,我管这叫“不着外相期”。
和我一样喜欢折腾、渴望立业的朋友们,可以检视一下自己在哪个阶段,然后戮力前行,不断精进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