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当人们沉迷于在网络世界,流行歌曲当中时,有一些文化被人遗忘,一些经典默不作响。其中就有那么一个万古垂芳、流金百岁的国粹,那就是戏曲。在那咿咿呀呀,古老婉转的唱腔中,流露出的,就是经典之美。
曾经的我,也如广大少年一般,不爱这戏曲,更多的,也是对它的反感。正因如此,流行音乐、喜剧电影成了我的最爱,让我是听了爱听,看了爱看。不只是哪一天,我知道了一首叫《出山》的网络流行曲,周边朋友都说好听,安利我去听一听,作为网络流行曲爱好者,当然控制不住自己迅速到“酷狗音乐”上进行搜寻。
刚听开头,我就爱上了。可听到高时……“有人不知悔改……在情怀里市侩……”咦?这不是老人们最爱的戏曲吗?这流行歌曲里怎会有戏曲呢?经过查询,我才明白了,这种唱腔就是用戏腔的唱法来进行演唱。为此,我去查了一下这首歌的原唱,是一名叫花粥的歌手,她的《出山》、《归去来兮》等歌曲中,都有了戏腔的唱法。也因如此,让我对戏曲产生了兴趣。
记得在“十一”长假的时候,我的老家平里连续两天都有“黄梅戏”演员在广场上搭台表演。每天夜晚,广场上那个灯火通明,挤满了人,人们都从家中搬来椅子,凳子,没带的,也会站着看,几乎每个店铺前都站满了人。男、女、老、少都有,有的青年人都会忍不住拍拍照,看一看。
尤其是那些老人家,争先恐后地坐在第一排,站在大音箱前都觉得不为过瘾,一个个看得都入了迷,目不转睛地盯着舞台上的演员们,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一动不动,真恍若一个木头人!都看了一两个小时了,都不想走。这也让我明白了什么叫“戏无情不动人,戏无理不服人,戏无绝不惊人啊”!
当我下楼时,听他们铿锵有力,古老婉转的声音时看他们在舞台上的表演,似乎每一个动作,脚步都包含着复杂的情感,让人回味无穷!他们却宁愿自己累一些,也要给台下的观众带去欢乐,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我的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
因为对戏曲逐渐热爱起来,我也按捺不住自己,对家乡的目连戏做了一番调查。通过资料,我知道了在明万历年间,安徽祁门清溪人郑之珍在过往杂剧、变文及传说等的基础上撰写出《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大为流行,不仅原有目连戏的声腔剧种多以之为演出蓝本,且在北方流传开来,其中,还穿插了杂技成分。我边看边为家乡目连戏感到骄傲,感到自豪呀!
是啊!这婉转动听、名流千古的戏曲文化,经典国粹,怎能不令人喜爱、着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