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这一周其实像以往很多周一样,我无非是上班下班、看看书、打打坐,喝喝酒。不一样的是:以往的看看孩子换成了看看书。在准备看书前我是这样想的:看完后要写个本周书单之类的显摆一下。但我翻了两本书却觉得索然无味儿。这两本是《记忆的群岛》和《鸣指》——这是上学时期买的。我不会滥买书;书也没有变。我怀疑大概是这几年没有正经看书,退失了阅读审美能力。为了推翻这个猜想,我又找出卡尔维诺和王小波的书,读起来还是和以前一样爽快。或许我真是滥买了本烂书。
也或许并不是烂书,只不过是我越来越不能看要强烈承载社会或内心意义的书。但凡涉及所谓人性、社会道德的书,我都不能看,因为我会笑,但出于对作者的尊重,只好憋着不能笑,同时还要警告自己:严肃点儿!——当然,这并不是说我喜欢的作家写的书都无意义。只不过,后者更自然、更坦率。
自从毕业工作后,我很少正经八百的读书。有段时间我曾立志要利用碎片时间多读些书,多充实自己;后来发现效率很低,书扔的也很碎。直到有天我偶然碰到一种高效状态:运动完后,身心平复,在去看书,会比较专注、投入,阅读内容会进入深层意识。——这个状态持续半个钟头就会逐渐消退。这个,让我想到一种手电筒,用力甩动就会通过动能转化电能发光。人体也有一层无形的光,或者说磁场;只要运动就不会暗淡,也会提升运势。我观察过经常运动的人,他们都喜欢简单,把复杂的事也会做简单;而不运动的人,他们往往都很复杂,把简单的事也会搞复杂。村上春树是个高产作家,他保持写作的清醒状态和他每天跑十公里,我想,不无关系。
看书——我总结了几个“不能”。
第一个是:有些书是不能朗读的。王小波的就是。前几天看到一个视频,关于纪念王小波逝世20周年。视频中几个人深情地朗读王小波的文章——一经朗读,味道全无。小波要是还活着准会气死。王小波的书或者默默地看,或者小声嘀咕的读最适合,而且它还能适宜任何家乡话,关键是要小声嘀嘀咕咕的去读。
第二个是:有些书不能不看标点。像纳博科夫、卡尔维诺等,必须要着重看标点。标点符号会使整段文字有韵味儿,会使整篇文章变丰满。我挑书时,除了慕名而买的,其他书都是看第一页的标点。标点符号能体现出作者的有的放矢,能看出作者的用心及品味。
第三个是:有些书不能看故事。法国的新小说派就是这种,整本书没有传统文学里的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不过他的叙述方式、语言读起来很酷,而且画面感极强,读这样的小说,纯粹不是为了看故事。新小说派对法国新浪潮电影的推进起了很大作用。
还有很多“不能”,比如速读。非常厌烦像速读《鬼吹灯》一样去速读文学性的小说。速读是不能体会到标点、词语的魅力的,读完后不过是觉得看了本假书。
我的公号:为不高兴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