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近玛格丽特·杜拉斯的灵魂
《情人》是杜拉斯的代表作,作品内容大于情节,以法国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为背景,不仅仅描写贫穷的法国女孩与富有的中国少爷之间深沉而无望爱情的故事,更渗透着杜拉斯的成长经历以及爱恨历史。此作品荣获一九八四年法国龚古尔文学奖。
全文第一句,"我已经老了",给人带来无限的沧桑感,奠定了本书悲凉的基调。书中杜拉斯对自己面容进行如下描写。
我眼看着衰老在我颜面上步步紧逼,一点点侵蚀,我的面容各有相关的部位也发生了变化,两眼变得越来越大,目光变得凄切无神,嘴变得更加固定固化,额上刻满了深深的裂痕。
《情人》没有按照时空的顺序展开,写法的本身追求创新,不易为一般读者所理解。
刚开始阅读此书,隐隐觉得不适,布局混乱,杂乱无章。
待慢慢看完整部作品,余音绕梁。让人回味的不仅是作品本身,更是透视作品后触碰到了作者的灵魂。作者用一种近似冷酷旁观者的身份书写着许许多多的人物,由此引出无可奈何,失落悲戚的情景,笔锋虽枯冷沉重,却深埋她细腻敏感富有力量的复杂心理。
我们一起来看看,她书中的章节。
我知道,女人美不美,不在衣装服饰,不在美容修饰,不因为施用的香脂价钱贵不贵,穿戴珍奇宝物、高价的首饰之类。我知道问题不在这里。问题究竟何在,我也不知道。反正我知道一般女人以为问题是那里,我认为不是。
我喜欢她对事情独特的见解,和她直言不讳的语言风格。
在她们中间,有些女人发了疯。有些被当做不说话的女仆那样抛弃了。被遗弃的女人。人们听到这样的字眼落到她们身上,人们在传布这样的谣言,人们在制造这种侮辱性的谣言。有些女人就这样自尽,死了。
这些女人自作、自受、自误,我始终觉得这是一大错误。
作者独立的思考能力,拥有淘金式批判思维,同时也看到她悯人细腻的一面。
人们常说,我头发最美,这话由我听来,我觉得那意思是说我不美。我这引人注意的长发,我二十三岁在巴黎让人给剪掉了。
母亲说:“这个小姑娘一向自由惯了,不是这样,她就会逃走,就是我,作为她的母亲,也拗不过她,我要留住她,那就得放她自由。”
浓浓的反叛精神,可爱又可气。
细腻刻画路人状态,好似拥有看穿人心的透视眼。
我更倾向叫她玛格丽特,不是杜拉斯。因为杜拉斯是姓氏,而玛格丽特仅仅是她自己,简单独立的个体。
在读玛格丽特《情人》的途中,我嗅到嘉柏丽尔•香奈儿的味道。她们同样的独立,叛逆,细腻。
一个在现实生活中缔造出商业帝国,解放女性的束缚。
一个在虚幻世界里遨游畅想、创造天地万物,给予人们精神食粮,开化思维。
生活有苦有甜,让我们穿越时间感受玛格丽特短暂的快乐。
整个房屋散发出香气,带有暴风雨过后潮湿土地那种好闻的香味,这种香味闻起来让人觉得神采飞扬,特别是和别的气味混合在一起,肥皂的香气,纯洁、良善的气息,洗干净衣物的气息,我们母亲的气息,我们母亲那种无限天真的气息--混上这样的一些气息,更叫人欣喜欲狂。
作者和中国情人的情景我无从下笔,无奈、难堪、惆怅,复杂到不能书写。
有一种读后,叫无言。这本书只有146页,却包含着无尽的欲说还休。
有人说《情人》是一部只有知音才可以接近的书。
你值得拥有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