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人都是重口味?
公司安排出差北京,刚下飞机,漫天的飞絮迷了我的眼睛,火辣辣的骄阳让我忘记了自己来到了北方。
出租车司机是个地道的北京人,一脸淡然的听我吐槽着大首都拥堵的交通,用了接近两个小时把我送到了酒店门口。拖着疲惫的身躯,收拾好行当便匆忙出门觅食。
买了两个热乎乎牛肉饼和一个刚出炉的煎饼,吃了几口之后发现有点不对劲,这饼怎么这么咸呢?我自认算是口味比较重的人,平时吃面条水饺都会多放点酱油,吃火锅调料只放酱油和辣椒圈,怎么北京人的口味比我还重?
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传说中的“南北甜咸之争”。
~2~豆腐脑的甜咸之争
记得有一次出差,早上和同事一起去公司食堂吃饭,食堂的师傅准备的丰富的早餐,还有自制的豆腐脑。让我感到奇怪的是,一半的豆腐脑里面加的是酱油和葱花,另外一半则是原味,要知道作为一个南方人,从来只知道豆腐脑里面是放糖的。
没有多问,我拿了一份原味的豆腐脑,加了些糖,和同事坐到了一起。我的北方同事非常惊讶:你吃豆腐脑怎么放糖呢?我们北方人吃豆腐脑从来都是放酱油葱花,从没有听过吃豆腐脑放糖的。我说我也奇怪呢,我们南方人吃豆腐脑从来都是放糖,从没有听过吃豆腐脑放葱花酱油的。
我们当然谁也不可能说服谁,这是一个地域习惯的问题。比较滑稽的是,这个北方哥们吃完早餐之后突然肚子不舒服,看着他冲向厕所的狼狈身影,我心里暗笑:让你丫吃咸豆腐脑。
其实关于豆腐脑吃甜的还是吃咸的争论一直都有,主要体现在南北的地域和文化的差异,南方和北方都有各自的口味和习惯,并没有本质上的矛盾。
~3~粽子和月饼的甜咸之争
除了豆腐脑有甜咸之争外,其实粽子界和月饼界也一直有甜咸之争。
说起粽子,从小到大,我只吃过原味、豆沙还有水果味的粽子,无一例外都是甜味的,后来也有见到过猪肉粽、火腿粽、蛋黄粽等,据说也是由南方兴起的。比较有趣的是,北方的粽子多是红枣馅或者蘸着糖吃的,也就是从粽子的口味来看,其实可以说是南咸北甜。
再谈到月饼,以前比较多的是豆沙或者果仁馅的月饼,后来慢慢的,市面上出现了火腿月饼、鲜肉月饼、蛋黄月饼等,依据个人口味的不同,有了更多的选择。和粽子类似,北方人吃月饼更多的是甜的,比如说红枣或者豆沙月饼。
~4~总结
关于甜咸之争的由来,有的是因为地域文化的差异,有的是因为个人的口味不同,没有胜负之分。不管是甜的还是咸的,存在即是合理,我们要求同存异,互相欣赏,也正是因为这些争论,我们才有了更多的选择,我们的生活和文化才更加丰富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