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街口等红灯的时候,眼睛不禁被路边人声嘈杂的劳务市场吸引过去。
那里聚集了有几百人,大多是些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他们没有固定工作,靠工地上的一技之长或只是卖苦力,来维持自己的生计。
这个地方平时活都派完了的时候,可以看到路边树下的一方小桌和几个没有了颜色的马扎,那个体型微胖的中年妇女坐在小桌旁,翻阅着手里写满各种信息的记录本。
她是这个市场的经纪人,这个时间应该正被人群围在中间,安排着去各个地方做工的人员。现在只看到那边的人头攒动,里面却被挡的严严实实。
这时,从人群外走过来一个穿着蓝T恤的三十岁左右的男人,挖着鼻孔左右不停地看着。快走到我身旁时,手从鼻孔里拿了出来,看着我问:“你找干活的吗?我这儿有人。”
我赶忙摆摆手,指了指前面的红灯,说:“不找,我在等红灯。”
男人悻悻然地向人群里走去,踮起脚尖往里面望着,又侧着脸问着身边的人什么。
想起前几天也是在这儿经过时,一个骑着电动三轮车,车上拉着四五个人的车主吆喝着:谁去花园小区,谁去花园小区,这就走了。
心想这个市场是自由的?不是经纪人给介绍工作吗?也可以自己找?那就不用给经纪人介绍费了吗?
后来听去市场招过人的同事说,这个市场的打工者很守规矩,因为经纪人是一个坦诚讲信用的人,有时用工单位不能按时给打工者工资,经纪人就会先拿出钱来给他们,然后自己再去追要。所以他们就是自己找到活,也自觉地给经纪人那份介绍费。
想到经纪人,记得最早接触的经纪人是小时候的牲口经纪。那时每到集市,就有一个专门的牲口市场,七里八乡的人都到那儿去交易自家喂的猪羊牛马。
乡里人都相信一条古训:中间无人事不成。于是就有了一批能说会道的牲口经纪。他们就在买卖双方左右周旋,在卖方面前夸大牲口的缺陷,在买方面前夸大牲口的优点,促其双方达成买卖。最后,从卖方那里按成交额抽取佣金,又从买方那里赚顿酒吃。这种人就叫牲口经纪人。
他们在谈价钱时,并不是用嘴讨价还价,而是拿一个套袖,两个人的手放在套袖里,或者一个人把胳膊缩在袖筒里,空出一截袖筒容另一个人把手伸进去,他们用手势在袖筒里面讨价还价。等各自觉得价钱合理,就都微笑着从套袖里抽出手来,买卖成交。
后来,随着农村里蔬菜大棚的普及,又出现了蔬菜经纪人,就是周旋在蔬菜种植户和菜贩子之间的中间人。他们口才极好,手里掌握着很多的信息,菜贩子让他们给联系货源,省去了漫无目的地去寻找的时间和精力;而种植户由经纪人介绍,把自己成熟的蔬菜一次性全部卖出,省心省力省时间,何乐而不为?
现在各行各业都有经纪人的存在,城里的劳务市场,售楼人员,单位的销售人员,这些自不必说,就连现在农村逮鱼的,也都有鱼经纪介绍买主。
有很多职业,都是适应着社会发展而诞生出来,在现阶段掌握更多的信息,为需求双方牵线搭桥,发挥着社会资源流通的重要作用。
但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何种职业,诚实守信一直是做好事业和自己的基本条件。虽然经纪人一般都是靠嘴吃饭,但再巧舌如簧的人,也不如实实在在办实在事,踏踏实实做实诚人活的精彩。
如这位劳务市场的女经纪人,就是信用让她得到了出乎预料的人气和源源不断的利益,更是赢得了打工者的信赖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