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参观和中文解说

偶有故人心上过,

回首山河已是秋。

眼中的千载春秋,

胜过多少山川河流


大中秋国庆双节将至,秋高气爽百花盛开,我们来到了英国,第一站就是大英博物馆。

上午一过安检,就迫不及待买了博物馆览图册,厚厚的一本,粗略看了一下。

先来到在中国人里名气很大的大英博物馆晚清特展 China's hidden century

大英博物馆的这次晚清百态展览确实很全面,用了两百多件展品系统的讲述了清朝晚期1796至1912间一百多年的历史。英文标题为 China's hidden century,直译为中国的隐藏世纪,官方则译为“晚清百态”是想在表达当时晚清衰败的同时,也展现在书画,服饰和器具等方面的创造多样性。

一进门最先看到的就是记录于1767年的“大清万年一统地理全图”,内容极为细致和震撼。无一不体现着鼎盛时期国力的强大和和繁荣。


名气最大的南京条约并没有放在非常引人注目的地方,反而是在一个角落,保存的很完好,大家看的时候都很安静,那段历史不用介绍,都印在了心中。这件展品意义重大,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也开启了中国百余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史。观看人数比较多,但大家都会耐心排队等待。每天数以万计的人来到这里,特别是跨越大洋来看《南京条约》的同胞更是不计数。

还有在艺术与文化部分展示了很多晚清时期的绘画和书法形式,还有家具陈列与服饰搭配,比较引人注目的是饰品区,华丽的翠鸟羽毛头饰,做工精美的云肩和纹样独特的戏服等,真的可以用眼花缭乱来形容。整个展览看下来信息量真的很大,感觉回去后需要多了解一些以前的历史。

中午我们俩稍作休整

下午一点半就参加了贺玲老师中文解说带大家参观大英博物馆重点参观的展厅,

先去大英博物馆埃及雕塑厅


然后去大英博物馆希腊帕台农神庙厅

贺玲老师在这里解讲我的印象最深刻,古代女神是必须有衣服蔽体的,男神通常裸露。因此通过衣服有无可以辨别性别。服装的雕刻艺术,影响深远,就连我们唐宋时期的佛像雕服饰还能看这个时代的影响的元素。


还有信使之神(Hermes),没错和法国著名品牌爱马仕 Hermes一个名字(但是他们家族的姓H不发音)。英国有家快递公司叫 Hermes (已经改Evri),名字来源就是这个信使。

大英博物馆两河流域和古巴比伦展厅,英博物馆南亚和中国展厅,大英博物馆中国瓷器馆,埃及木乃伊展厅,最后又走走罗马展厅、欧洲部分、钟表馆…

我们从开馆到闭馆一天都在博物馆,文化盛宴和熏陶,有很多文物都没有玻璃罩,但是都是真迹不可以摸,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大英博物馆的中国馆也有很多精美的藏品,展现了中国传统的手工艺术和民族精神。如果在这场盛宴里里听一场讲解,也许能帮助我们理解和在短时间看见和了解一下镇店的宝贝们。



我想博物馆讲解应该的是一个需要热爱和热情的工作,也需要不断保持学习,不断调整讲解路线和方式,保持我们在漫长的参观中注意力集中和兴趣。

翻一翻历史这厚厚的一页。阅读历史,以为祖先离我很远,看到文物,才发现我们很近。历史一直在影响着我们的方方面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