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晚上孩子和我聊得最多的就是学习,从言语里可以感受到孩子的徘徊,知道孩子是向上的,问了孩子自已的感受,跟她说:学习的最大动力是自已的愿力,同学的榜样,父母,老师的鼓励都是外因,这些是短暂能够激发你学习动力的,但最终能坚持行动的都在于自已内心的愿望。同时也告诉孩子对于我们无法撑控的事不用想太多,我们只做好自已能撑控的,比如考试的难度是我们无法撑控的,但好好复习是我们可以做到的,比如还不确定哪所高中是我们想要的,那我们就踏踏实实的努力,让自已有更多选择学校的权力。当孩子告诉我她还没有一定要努力学习的目标时,我没有焦虑,告诉孩子:没关系,我们可以现在想想,也可以把这个问题交给时间,我们只做好当下能做的。
在这段对话里孩子说了我们做为大人常常会对孩子说的一些话,比如:看到**同学放假玩游戏,但成绩还那么好,是因为这个同学上课认真,玩的时候专注的玩,学习的时候也是专注的学,成绩退步了能让自已很快赶上来....这不就是我们平常最贯用的教育手法吗:你看****玩游戏但她成绩好啊,退步知道赶上来啊,你看你只知道玩....... 又比如:孩子说:马上初三了,只有一年就中考了,我不想只考个一般的高中。家长常说的:马上就初三了,还没有一点紧迫感,看你到时能考个什么样的高中。
当我们能共情孩子时,孩子会找到自已的问题,并想办法去解决,当我们只看到问题时这个问题就真成了最难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