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通课文,即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是衡量一节语文课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最基本的标准。但是,六年级课文较长,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桃花心木》一课读完约需要2分35秒,《凡卡》 一课读完约需要4分40秒。课堂时间有限,如何能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首先把课文读通呢?
一、引导学生养成认真读课文的习惯
读课文,应引导学生用心读。第一次读课文时,要一词一句地读。读到容易读的句子一读可以过,而读到比较拗口的词句时要多读几遍,直至读通。如《桃花心木》一课,这课的课题就需要多读几遍,因为学生平时接触的树名多是“桃树、柳树、银杏树”等两个字或是三个字的树名,四个字的树名并不多见。文中“所以当我看到桃花心木仅及膝盖的树苗,有点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一句话,也是读通的难点。本来句中就有“桃花心木”,接着就是“膝盖”一词, “膝盖”学生容易读成“膝(qi)盖”,加之“仅及”两个字在这里做两个词讲,“及”在这里的解释为“到”,学生不经常见。因此,读这句话就需要非常用心地去读。这种方法学生一旦掌握,读一两遍。
二、扫除预设难点,先自己要通读课文,通读课文不止老师在备课时,分析哪些内容学生比较熟悉两遍...这一过程中,哪些句子此句子学生容易读通,而哪些内容学生会比较陌生,可能感到陌生的内容和不容易读通的句学生可学生不容易读通。把这些内容和句子画出来,作为教学师,便是读通课文的难点方法予以突破重点和难点,采取有效如(凡卡》一课。这是俄国作家契词夫的文章,篇幅铰遍课文大约需要4分多钟。如长,内容和形比较复杂。读何让学生尽快读通呢?首先,要求学生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理出文章围绕凡卡“准备写信一写思考文章的大概内容。信一需信进行做述的思路。其次,让学生交流,文中哪些内容不容易读,学生马上会说,人物的名字太物口,不好读。老师再次让学生默读课文,要求画出文章中不容易读好的人名,快速读好。由于教师对课文中的难点比较清楚,在教学中安排有突破难点的环节,扫清了障碍,所以,学生比较顺利地读通了这篇长课文。再如一位老师执教《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时,认为读通本课的难点是读通长句子。于是,一上课,老师就让学生读课题“跨越百年的美丽”,接着问“课文中哪些地方点明了是跨越百年的美丽?学生读第一-自然段。老师问:“想想这么长的一句话该怎么读?”学生想了想,读到:“1998年|是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1发现放射性元素镭|一百周年.....老师说:“读得很好。 想想这么读有什么作用?学生认识到:恰当的停顿,不仅有利于读课文,而且能表现出文章的思想感情和突出文中的重点。老师说:“这课的长句子很多, 读的时候希望大家注意停顿。'教师在学生读书时对长句子有意识加以朗读指导,帮助学生尽快读通了课文。
三、同桌互读,提高学生读书的参与度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尽管课堂上老师非常注意指名阅读的覆盖面,但是,毕竟课堂时间有限,一节课我们也叫不了几个学生。怎么办?发挥学生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学生相互间读书。实践证明,学生之间读书,他们]相互间的订正绝不亚于老师,所以,老师尽可放心让学生自己去互相帮助读课文。在此基础上,老师有重点地进行读书检查和指导。这一重点可以是重点学生,也可以是课文中要读通的重点。
总之,读通课文是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最基本的要求。再长的课文,我们也应让学生读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