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来发表一下关于第六期辩论咖我个人的观点——
如果我是小美,我会选择按下。
为什么呢?那么现在我们来逐步分析。
混混经常欺负男女老少,干些偷鸡摸狗的淫当,但是情境材料有给出一个关键的点:不杀人放火。那么就从这个角度来讲,杀人放火,在我们现实来讲,就是犯罪了,而经常的偷鸡摸狗,欺负男女老少,还只是不良行为。
那么如果我选择不按。混混会继续保持一种相对友好的状态,使村中人们的生活更加太平。这只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他忘记了一切,甚至于忘记了自己的父母,忘记了自己是谁,一个人若是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那么活着,岂不是没有了目标?一个没有目标的人,那又为何活着?
即使丧失记忆之后的混混,是礼貌善良的,但这个根本并不是他的本性。与其维持一种相对虚假的状态,倒不如让他找回迷失的自我。
换一个角度来说,对于他自己,他自己压根儿就不知道自己是谁,自己在做什么或者自己应该怎么做,因为他自己丧失了全部记忆,他忘记了先前的自己;一个丧失本性的人,暂时以善良的外套披在身上,又有什么好处?而对于他的父母,一个正常人,忘记了自己的生母,忘记了对自己最重要的人,忘记了自己的第一任老师,忘记了最爱自己的人,忘记了亲情,那么这个人,又有什么资格苟活着?即便能够活着,他就是忘记了,他就是什么也不知道。
他这个样子,他的父母,他的亲人,所有爱他的人甚至他爱的人也会伤心。
所以,可以说,这种善良根本就不是他发自心灵深处的善良,而是他暂时挂着赖以生存的一张虚假的面孔。因为他已经忘掉村中的人,忘掉自己先前的模样,所以说这种善良礼貌,表现在村里人的面前,也只是以一种无知或茫然的状态存在。这样没有真实灵魂的人,也会让村里人不踏实、不适应。
那么,如果我按下,他将恢复所有记忆,他有可能变成先前那副模样,偷鸡摸狗,欺负男女老少,怙恶不悛。但是,至少,他找到了自己,原来他自己是这个样子,经历过一次人格的转变后,他或许会开始思考:我这样做是否妥当?我这样,即使是我的本性,但却祸害了人们。原来我善良礼貌的样子很讨人喜欢……或许,他会重新找到自己,改变自己的本性,发自内心的灵魂巨变,改变之后的人格,会更加深刻,更加踏实,更加有意义。因为他的改变,是经过思考和推敲而得出的,得出我该怎么做?我如果那样做会怎么样?我为什么要那样做……这样的转变,会让他自己,也让大家觉得更加踏实充分。
而另外,记起记忆后,他便会重新拾起亲情,他能够再感受母爱和父爱的温暖,他会一直记着,原来自己有一对这样的父母,原来父母这样重要。他可能会与之前丧失记忆的自己做对比,从而去总结,去改变。
一个人若是经历了些什么,总会去思考,会学会总结。在不断总结中,他会得出些启示,得出些发自内心的人格转变。这便是人性。
然而,这是对于好的一方面。可是如果他恢复记忆之后,仍然是那样祸害村民呢?一来,他的祸害,只是欺负,只是偷偷摸摸,至少他没有烧杀抢掠,并不是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他也不是什么怙恶不悛的大罪人;二来,“对比”“总结”只是相对于他自己的,如果他还是冥顽不化,如果我是小美,我会劝说他,会让他学会总结。
经历了失忆,经历了双重人格的转变,沧海桑田的巨变,时间的推移,他眼里所看到的一切,失忆前,失忆后的情况,他总会去思考。只要他是一个正常人。
那么对于小美的,小美也是村中的一员,如果她有选择恢复与不恢复记忆的权力,那她就不得不为村中的人着想了。
他善良礼貌之时,村中可能会有一段太平的日子。在他又开始无恶不作的时候,村中的人又要遭受祸害了。那么,小美就要将这两项分开讨论与对比了,才能得出结论。
分析基本上已经分析完毕。那么就来下结论。
一个失忆的人,完全靠着感性去做。不是本性。
失忆后的混混,就像一个戴着一张写着“善良礼貌”面具的杀手。这样来说,会不会觉得比较好理解?杀手始终是杀手,他只不过戴上了面具,只不过忘记了而已。而不如一手摘下他的面具,揭露他的面目,让他清醒,让他总结,让他改变。
其实有时候人也会这样。一个人的善良,是要内在的,而不是表面的;是要与生俱来或是从灵魂上得到的,而不是突然间就有的。坦白说,这种“好”,并不安全,并无保障。
混混是一个人,而不是野兽。他知道杀人放火的后果所以他不会去做。这就是他的本性。而恢复记忆后的混混,经历了些事情,对与错,是与非,他或许有些推敲。
说到这里,也说一句引申的话。万物不要从眼睛里去看表面,而要从心去观察内在。
所以。假如我是小美,我会选择按下,让他找回迷失的自我,让他在经历失忆后不断成长,让他学会对比及总结。这也是因为:人不能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