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头千条线,底下一根针”,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先一公里”,基层工作极为重要而又复杂繁重。如果基层干部被形式主义困住手脚,不仅加重干部负担,割裂干群关系,还会导致政策执行环节变形走样。
形式主义与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近日,新华每日电讯报记者报道了减负之下一些基层形式主义花样仍多的问题,文章指出,在基层中还存在着很多形式主义的问题,比如墙上挂满牌有牌无服务的问题;“无用岗”、无名目乱收费,增加村级财务负担的问题;调研、检查不“接地气”,基层疲于应付的问题……长期以来,花样翻新的形式主义令广大干部群众深恶痛绝,严重影响了基层工作实效,乃至割裂了干群关系。
自党中央确定2019年为“基层减负年”以来,先后出台多个通知文件为基层减负松绑,在严控文山会海等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形式主义具有顽固性、反复性、隐蔽性、变异性甚至传染性等特征,喘口气就会反弹、歇歇脚就会抬头,要清除干净绝非易事。我们只有持续对“病根”精准施治,一层一层真抓实干,才有可能彻底纠正症状百出的形式主义。
为基层减负关键在一个“实”字,要关注解决实际问题的效果怎么样、群众的评价怎么样,要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服务群众。领导干部要践行正确政绩观,坚决防止“拍脑袋决策”,杜绝“面子工程”“新形象工程”。在优化完善决策部署落实机制上,应坚决整治执行简单化、“一刀切”、层层加码等问题。应建立健全各级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各地各部门统筹协调推进落实,确保出台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在考核评价中应突出查民情、看实绩、比实效,轻痕迹管理,形成良好结果导向,把基层干部从“台账”和“报告”的疲惫中解放出来。上级调研、检查等应优先安排到问题集中、矛盾突出、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帮助各地创造新经验、打开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