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中,少不了选择题,有些是单项选择,有些是多项选择。选择题看似简单,其实想完全做对并不是太容易。
人生,也如一场漫长的考试,每一天都是考场,每一刻都可能面临选择,尤其是重大事情的选择,会决定人一生的命运。
在各种各样的选择面前,该选择什么?如何选择?似乎并没有很明确或很唯一的选项。
苏格拉底有句话说:“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
我拿苏格拉底这句话的前半句问了一些人,有选择做“快乐的猪”,不做“痛苦的人”。理由很充足:人生一世,干吗难为自己?快乐就好!也有人说,快乐虽然短暂,也比长久的痛苦好。这些论调似与“躺平”思想齐平。当然,哪一种选择都无可厚非。
猪快乐吗?尤其是到了一年到头被肢解成一块儿一块儿时,没有痛苦吗?那个时候也许也是痛并快乐着吧?
当我把苏格拉底这句话的后半句说出来时,并没有听到很明显的反对声。
苏格拉底告诉人们: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
当快乐有价值时,这个价值不仅有数量之分,也有质量之别。
有人赞成,做济世之人,不做无为之猪。即使猪是快乐的,也是建立在懒惰之上,贪吃之巅,生命短暂到还没来得及快乐,就被送上了断头台。
人则不同,人所谓的快乐是有价值和意义的,失去价值和意义的人生是不可想象的,假如一个人什么事也没有,什么压力也没有,什么追求目标也没有,每天就是饿了吃、吃了睡、来来去去漫无目的,会是怎样一番情境?很快,在没有痛苦的无聊中灵魂就慢慢的死去,而灵魂不在的人,生命的存在还有何必要?
只不过正确看待痛苦与快乐,不做某一方面的极端者,也不做某一观点的执拗者。做有为之人,必会有痛苦,做快乐之猪,必不会长久。人本就是哭着来,哭着被送走,哭,本身就是痛苦的一种表现,既然生命的存在注定会有痛苦,又何必在乎所谓的痛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