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课堂上的学生
一节课40-45分钟时间,要完成教学目标、要让学生Get到要点,面对几十个不同的个体,我承认这确实有难度。据我的观察,我总结了几点:1、抓住主要矛盾(这里的主要矛盾指的是在一节课里,教学目标要实现,却因学生个体的不同,如何达到尽可能地完成?)2、解决几个关系:实施主要(跟得上老师的教学节奏)和次要(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节奏)的教学; 创新(具备创新思维)与保守(习惯因循守旧)学生的教学;学习习惯好与学习习惯不好学生的区别教学。3、牢记教育目的是培养兴趣,掌握方法,学会运用。
实施主要和次要的教学。面对教学,特别是低年级段小学生,课堂纪律,培养习惯是第一要素。我就看到一位老师,在面对一年级的学生时,40分钟的课程,她全程都在努力用她的音量压住42个小朋友叽叽喳喳的声音,其间时不时传来小孩子们的尖叫声。为了完成教学计划,她只能按部就班地拉进度,至于教学结果和目标实现,我想结果不用说,我们都能知道。其间,我了解到,这位老师一直教高年级段的学生,因为赛课抽到一年级的学生授课比赛,可能没有相关的经验。对此,我抱以遗憾,安慰老师“别太紧张,只是运气不好而以”。指导专家对此指出:“教学不能急攻。如果教学环境没有控制好,就一定不要往下强行。”
面对课堂上创新思维与保守思维的学生。这里主要通过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反映出来,通过他们回答,我能了解学生的思维是否有新意,是否多样,是否发散,是否按常规出牌?观察一个班里孩子的特征规律,分析他们背后的家庭环境、成长环境还有他们之间是否能相互影响?我看到有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一定要按照课本内容来回答,就连多字少字都要扣一下。我在想,回答问题难道不是逻辑准确就可以了吗?至于是不是非要按课本标准,可以提示学生,考试的必须,但是是不是可以告诉学生,掌握知识点和逻辑点重要性。要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而有些创新性思维,甚至还能启发到老师。指导专家对此指出:“创新及发散思维的培养,老师不仅要学会引导学生,还要学会预设,就是针对教学课堂上的变化,有备选方法应对。”
学习习惯好和习惯不太好的学生。通俗地讲就是纪律。我看大部分低年级段的学生上课注意力都难得集中,我在上二年级的时候就特别容易打瞌睡,常常被老师点起来回答问题,问题回答不出来还会被其他同学笑,所以二年级我的成绩一落千丈,还要被请家长,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所以,当我看到坐在最后几桌的孩子总是不容易被老师点名起来回来问题,我就着急。这些孩子根本就不会举手发言,他们要不就三三二二说话,要不就自己跟自己玩。老师知道他们学得怎么样了吗?指导专家对此指出:“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首先就要学会利用导入性的方式介入,让学生对本节课产生兴趣,引导观察,发起讨论及相互之间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