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需要去菜市场买菜的时候,当我们去餐厅点餐的时候,当我们去面试心仪职位的时候,我们无一例外都需要沟通,博弈和谈判。判断谈判的成效如何,在我心中唯一的标准是:有没有实现双赢?每个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如果要达到目的而损害了某一方的利益,这天然就是增加沟通的难度,但是这很可能是我们下意识的第一个选择。所以,从哪个方面进行切入,找到沟通另一方的需求,同时实现了自己的目的,就成了至关重要的事情。
前几周,特别迷恋做木瓜鲫鱼汤,总免不了去菜市场买木瓜。一天下午,绕了整个菜市场两圈,发现只有一家有卖木瓜,而且只剩下最后两个了。一个木瓜快熟透了,一个木瓜有点偏生。我站在木瓜前面,跟老板沟通。我咨询问道:“我想用木瓜熬汤,请问哪一个好呢?”老板马上推荐用熟透的那个。我没有马上回话,等了一下,我本来希望他能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让我信服。但是他没有,而且他也看出我的犹疑了。我记得,妈妈曾经跟我说过,熬汤用的木瓜不宜太熟,太熟的话,一熬汤,木瓜全都散开成碎末了,汤不好看不在话下,而且木瓜吃起来不方便。而我在想,老板只是一个劲儿说熟的木瓜好甜,但是他并没有回答出我期待的答案(特别适合熬汤?如何拿来熬汤?),所以他很可能是出于菜市场快收市了,熟的木瓜不好保存,生的木瓜说不定还能放几天的成本来考虑。
好吧,第一轮共识没达成。但是,整个沟通还是维持良好的气氛的。我也没戳穿老板的用意,因为我真的需要买一个木瓜,而且全市场只有他的摊子有;而他需要赚钱。所以,第二轮共识还是可以形成。最终,我买了那个稍微生一点的木瓜,也接受他稍微把价位开得高一些,各取所需。
上两周去江门见一个朋友,他带我到西江边上,希望一起尝一尝西江特产。到一家店里,他一上来就点了一个我们找了很多家就希望吃的菜,西江河虾。女老板就一看只有我们两个人用餐,就劝到:“两个人吃的话,不需要点一斤虾啦,点半斤就够了。”但是,朋友还是想坚持一斤虾,总觉得不够。老板劝不动,也有点不高兴了。我左看看朋友,右看看老板。我心理明白,朋友是希望这顿饭吃得尽兴,而老板是个老实人,她希望我们吃得正好合适,不浪费,省钱又高兴。其实双方不矛盾啊。于是我就夹在中间,试着跟我朋友商量,“这样子吧,还是先点半斤吧,朋友之间吃饭没有必要搞到压力很大的样子,不够我们可以随时加嘛”,说完后,我又朝老板淘气地眨一眨眼,老板心领神会。于是,就按半斤下单了。事实上,真的是半斤就足够了。
上个月尝试有猎头联系过我,我自己也有转换现有工作的意向,所以,抱着见识的心态(我学校毕业后就没有换过工作,也没有参加过跳槽面试之类的),去参加一家公司的项目经理的面试。面试就是职场上把自己当成人力资源的拍卖会,有人出价,有人竞价,买卖双方随时易位。三轮面试过后,到了锱铢必较的薪酬谈判环节,这个环节有时候有点伤人,但是躲不开。因为企业出于成本控制的目的,希望用最低的成本,雇佣最合适的人才。求职者希望最大化自我价值,包括薪酬,待遇以及职位发展空间。最终,我和这家企业就是在这个环节上出现胶着了。无论猎头如何动之以理,晓之以情,都没有解决或缓解核心的矛盾:薪资未达到我的预期,职位前景不够明确。于是,我只能用最礼貌的方式去婉拒这个offer。我很抱歉,因为双方投入了很多心思和精力去想要促成这件事,但是,放远一点来看,决定不选择这家公司,也许才是我们三方,企业,猎头,和我,最好的结果。相信猎头作为专业的“人贩子”,心底也都是非常清楚这一点。
谈判成功与否,我只有眼中的标准是:是否双赢。双赢,不一定是眼前的双方各得利益,也许是宾客尽欢,也许是更长远的适合与妥当。
感谢阅读!
猫小开
2017.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