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灯一盏,思事对纸谈
码完第一百页字的夜晚看完这本书,突然觉得这十二个字加一个标点符号的书名其实一点也不狗血——《你的孤独,比这个世界更动人》。
我很喜欢这本书,同读这本书的朋友也一直对它赞不绝口,我问他,你喜欢它什么?他说,我觉得它能让我产生共鸣啊!我说共鸣什么?咱们跟书里所有的故事情节都沾不上半点关系,你共鸣什么?他一时语塞,我也不知道再说点什么好,也就不了了之了。
我们在共鸣什么?
市面上相当一部分畅销书是红人的自传式故事书,这些故事要么是主人公过去经历的悲惨岁月,要么是面对艰难的奋斗血泪史,要么是成为咖角前后痛苦的内心挣扎,这本身也无可厚非,只是其形成的阅读效果在我看来无非是加了点盐的心灵鸡汤,读者感叹之余必然会将其上升到自己的人生层面,好好的共鸣一番感动一番。进而将这主人公夸张的奉为人生榜样——你看他经历了多少人生苦难,跟我一样有那么多不如意。这苦难的共鸣自然会产生对自己未来、经历过苦难之后也会像主人公那样成功如此的心理暗示和慰藉。这类书畅销的原因也大抵如此了。承认吧,让我们感动的共鸣,本就不来自于苦难与苦难之遇见,而是欲望与成功之遇见。通常情况下,我们会获得动力,而因为这种动力的获得往往建立在非自身现实的基础之上,所以难免短暂。回归现实之后反而增加了挫败感。诸如以上原因,我一直把这些第一视角的自传式故事划归到了在书店基本不会翻的书之行列。
王云超这本书起初也不例外的被我划到了这个行列,之所以看下去,无非是因为无意中接触到他诸如《日落天通苑》等作品里犀利的展现了一些我十分陌生的人情环境。然而明确的是,这些故事是一个“成功者”笔下的人情世界,语言越犀利也意味着内容越主观,第一视角的叙写特有的超强带入性,不知不觉就将你带到了与作者相同的立场上看待一切。于是共鸣又涌出来了,即使那个世界与你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你也没有过半毛钱的体会。
所以读这类书我的纠结之处就在于我需要保持可以客观思考的距离感而不易得。但也许这恰恰是这类作品的成功之处。
朋友略过“天通苑”之后说,“王云超写的很实在。”可能是由于我起先自有的对这些作品的“戒备”心理,有这种“实在”的感觉不是在其前部分写“北漂”与“牛城”风土人情的作品,而是中后部分,大概到《十万混蛋》这部分作品。
《十万混蛋》时整本书里最长的故事,占据了全书的四分之一的内容。从故事的叙述结构内容来看,无非是作者的一段高级职业经历(之所以说是高级,也就是因为作者的身份在多数人眼中实际上是个winner),情节拖沓的很,没什么所谓的“艺术价值”。之所以觉得这一大片流水账感染到我的是他作为一个winner,毫无违和感的把自己写的极普通,甚至像一个loser(我想他自己也没把自己当个winner)。一切通常bling bling的东西都在这里像芸芸大众一样提高了灰度——没有高亮度的苦难生活,也没有高亮度的光辉岁月,没有刻意的表现与完美倾向的模糊。没错,以一一对应的衡量标准来看,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一样的去面对灰暗的困扰,一样的去爱,去追寻,去任性与妥协。作者透过文字传达出来的极其平静的氛围,让我在与作者的实际世界毫不相关的距离上产生共鸣,主动而非不知不觉的被动。共鸣点在于我作为读者与作者不一样的相同情感体验?怎么说?也就是看上去极狗血且书里内容提都没提过,实则千丝万缕甚至全书情绪核心的书名。
牛城的旧相识觉得郭小羽(作者的化名)变得世故薄情,我看也没错,这字里行间都是一副洞察世事不过尔尔的架势。正是这样的心态与现状,让作者的生活极少出现经验外的意外悲伤与欣喜,以及剪不断理还乱人际问题。正是这些经验内的不为人所知晓的心理生活之稳定与成熟,带来精神个体的孤独或者说是独立。“高处不胜寒”大概也可以表达我想表达的意思。
不言而尽是。
相同情绪感染所引起的共鸣大抵可以跨越不同的情绪成因。在快跑比赛的跑道上散步大抵与在一个个深夜里码下第一百页永远不会拿给别人看的字所带来的情感体验相同吧。朋友的一时语塞里所包含的千言万语我不得而知,却也能在作者的字里行间知晓些许。
对这本书从抵触到有些喜欢,再到愿意被其情绪带动的阶梯式变化,与作者书中的作品所展示内容的时间变化节点大致吻合,现在回头一翻,与其情感经验积淀的时间厚度差异也并无出入。这大概也可以支持我主观上对这本书乱七八糟的所谓分析与理解吧。
此时窗外已有晨鸟鸣,每夜孤灯一盏,每每思事对纸谈。你的孤独,比这个世界更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