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县财政局通知,开心镇深入调研,掌握情况,强化督导,认真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对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和村干部报酬核定及发放等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自查,逐条梳理分析,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村级组织运转经费落实情况
我镇共有行政村5个,其中3000人以下1个村,3000-5000人3个村,5000人以上1个村。村民小组18个,有村干部54人,村级活动场所1280平方米。2016年至今县财政用于保障我镇村级组织运转的转移支付资金分别为XX万元,XX万元,XX万元,XX万元,XX万元,全部用于村组织运转。村干部报酬2016年至今共计发放情况:2016年XX万元,2017年XX万元,2018年XX万元,2019年XX万元,2020年XX万元。村干部基本报酬从2016年人均XX元到2020年人均XX元,几乎逐年增加。
从近年来的资金使用情况情况看,我镇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使用情况总体上比较好,村级组织运转财政补助资金都能及时到位,村干部基本报酬核定与发放均已达标,活动场所建设、养老保险购买以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支持村级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进一步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管理制度初步建立,基本达到了资金拨付到位、制度初步建立、监督管理有效的要求,确保了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
二、筹措保障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的主要做法
1、完善村级财务审核程序,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办法。
各村均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财务开支审批严格按照以下流程:所有开支发票由经手人和证明人签字并注明用途,报账员业务性审核,村监委会审核签字并加盖审核专用章,村书记主任审批,镇包村干部复审,三资主任复核,镇长签批。2000元以内的开支由村主任审批,2000-5000元的开支由村两委成员会议研究后列支审批,5000元以上必须由村民代表大会会议研究后列支。
2、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合理使用村级组织运转经费
制定了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分配、使用管理办法,按照人口、地理、经济等因素合理分配、使用经费资金。按照标准核定到村,严禁平调、挤占、截留、挪用。通过制定规范的资金分配使用办法,规定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主要支出项目为村干部报酬、办公经费和报刊费,实行指标控制、定额管理、集中支付,确保预算执行到位。
3、“村财村用镇代管”制度全面实施,对村级组织运转经费资金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在坚持村级资金所有权、使用权、自主权不变的前提下,全面实行“村财村用镇代管”制度,加大对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的监管力度。
4、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支持村级基层组织建设
开心镇把发展村集体经济作为夯实基层基础、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头戏来抓,着力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题,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扎实有序推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对村级实施的村级经营性场所建设、土地流转等重点工程、亮点工作进行奖补。同时,将村集体经济与村干部待遇报酬、表彰奖励挂钩,激发基层干部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内生动力,形成村村想发展、谋发展、促发展的浓厚氛围。逐村确定具体增收项目、制定增收计划和消除措施,实行一村一策、挂图作战、销号管理。
过入股、出租、承包等形式,盘活村集体闲置资产,提高资产利用效益,让村集体经济“活水长流”,对闲置或低效使用的办公用房、旧学校等集体财产,通过依法改造、发包租赁、入股联营等方式盘活存量,取得集体经营收入;对长期闲置的“四荒地”(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坑塘、水面等资源,充分利用农村“四边”(路边、渠边、河边、房边)空闲地发展“边角经济”。同时,加大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实施力度,整治出的新增农用地,交由村集体统一管理使用,切实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真正摘掉“空壳村”这顶“穷帽子”。
三、存在的问题。
从自查情况看,村级组织运转经费落实和使用中还存在一些实际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有:
村级组织自身经济收入来源匮乏。村级组织除了将原有的村机动地,开荒地,水面,林地等出租外,几乎没有什么额外收入,部分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水平偏低。近年来,随着村级组织运转财政补助标准的逐步提高,村级运转困难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但是补助标准仍然偏低,村干部报酬与目前物价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有限的公用经费难以满足村级组织承担的工作任务,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尚待进一步增加。
四、整改措施及建议。
经过深入调查、认真反思,结合本地实际,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和对策建议,归纳如下:
1、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提高村级补助标准,保障村级组织运转需要。在保证原有财政转移支付的基础上,应充分考虑农民收入增加造成村干部工资收入差距拉大,物价水平变化造成村级办公经费增加,以及一些必要的公共服务支出等因素,重新科学计算村级组织运转成本,适当增加财政转移支付的投入力度。
2、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自我发展能力。建议上级政府通过政策扶持、资金补助、项目支持等鼓励和支持村级组织利用自身优势,开辟增收渠道,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发展实力,提高村级组织自我保障水平。通过部门联村、以富帮穷、以强带弱帮助引进项目、资金和技术。在项目、资金上扶持特色产业发展,鼓励村级组织兴办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协会等经济实体,通过搞好服务,增加村级收入,从根本上为村级组织的运转提供有力的保障。
3、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制定发展村公益事业的有关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对村级卫生室、文体场所、农村道路、农田水利等公益事业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农村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缩小城乡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