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烨子
1
昨天下午,我负责指导就业(某慈善基金会组织开展的大学生就业帮扶项目,我是就业导师之一)的一个大学毕业生在微信中给我发来语音,兴奋地告诉我说前不久面试的公司决定录用她了,希望她尽快入职,但同时她也有点犹豫,因为她昨天正在另外一家公司面试,而且觉得被录用的几率也很大,他觉得后一家公司更有前途,所以还是想考虑到后面一家单位去上班,想听一下我的意见。
因为对她的求职过程我全程都有跟进,所以对她面试的两家公司大致情况我是有所了解的。她本身是药学专业,应聘的前一个企业是一家生物制药企业检验员岗位。后一个单位是检测机构,应该是事业单位性质的企业(但不肯定是否已经进行改制),应聘的岗位也是检验员。
哪个公司更有前途?对于这个问题,因为用微信很难三言两语讲的清楚,所以在看到微信语音留言后,我抽时间和她进行了电话沟通,把我的想法和她进行了交流。
2
单纯地将两家或多家公司,或者说将不同工作进行横向比较,是很难判断哪家公司或哪个职位更有前途的。
曾记得在阅读Facebook的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的《向前一步》这本书的时候。关于选择一份工作的标准,她的谷歌前上司施密特给了她最好的建议:
当选择一份工作时只有一个标准是重要的,就是它是否能让你快速成长。当公司快速发展时,要做的事情就会多到人手不够;而当公司发展放缓甚至停滞时,就会人浮于事;公司里开始钩心斗角时,其发展也会停滞,每个人都会动摇。
我觉得这个观点尤其适合刚踏入社会的职场新人,因为踏入职场之初,最应该关注的是成长空间而不是薪酬高低,人生是场马拉松,谁能跑到终点才是胜利者。如果一份工作能有机会让你快速成长,积累职场经验和技能,即使起薪比同学低个3、5百,那也依然是份有前途的工作,假以时日,你和他人的薪酬差距可能就是3、5千甚至更多。
3
能否快速成长是一个重要标准,但是,我们也不能盲目成长,职场需要学习、积累的东西太多,而我们每个人的精力和时间又都很有限,所以,我们还需要有生涯规划意识,进行合理选择和取舍。
蒙牛乳业曾有句广告词:每一天为明天。我很喜欢这句广告词,对待职业选择我想也是一样的:我们当下做的每一件事或者说每一份工作,都应该尽可能为明天的事业添砖加瓦。
我们当下选择的职业,应该和自己长期的职业目标是有关联的,是有助于实现自己长期职业目标的。而不应该是每隔3、5年换一个领域,换一份职业,不停从原点开始起步。我知道,对于尚未进入社会的大部分大学生一时半会是很难想清楚自己长远的职业梦想的。但是,我们至少可以思考下3、5年后期望达到什么样的一个标准,想做到什么样的程度,当下的这份工作是不是有助你实现你3、5年后的目标?甚至10年、20年或者是一辈子的长期目标?站在5年、10年、20年甚至退休的时间点来看当下的工作选择,你可能会瞬间明白当下的工作是否有前途,是否是自己需要的工作。比如,假如我的这个学生未来想在医药领域成为一个研发专家,那么,很显然生物制药公司检验员的岗位对她未来的职业目标是更有帮助的。而你,如果是想今后自己创业,那么选择一个市场、销售的工作作为起点,或许是更有前途的一份工作,据说,90%的企业家都是从销售开始干起的,至少,我所认识的身边的创业成功的朋友绝大多数都是从销售干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