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各个火车站,机场一波波的人流,行李滚轮哒哒声,黄金周就这样自然地过去了。几乎全国所有风景区,从大都市北上广到遥远大漠敦煌都迎来又送走了数不清的过客。
作为还在校的大学生,九月就已经计划好和室友一起去苏州游玩。小学课本上学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加上文青杂志上对苏州古运河桨声灯影的大肆渲染,出发之前我们便已期待满满。
从高铁站出来后,迎面走过来一个阿姨,殷勤的招呼着,你们要不要住宿啊,我们宾馆离景点都挺近,国庆期间也便宜。边说边跟着我们走,在说了无数次不需要之后,这位阿姨终于停下来,转而迎上了旁边几位拖着箱子的游客。然而周围的清净并没有维持多久,三两辆黄包车围上来,车夫们说不清是热情好客还是死乞白赖,从三元一个人降到一元一个人,并将车子横停在我们面前,由于怕景区招客套路太深,我们还是坚定的选择了乘坐公交车。
这就是对苏州的初印象。闹市。
和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城市十分相似,傍晚由落日和天边阴影涂抹成橙灰色的街道上是大量骑电瓶车的居民,见缝插针般钻过人海。我想,那十里园林的秀丽,雾迷津渡的河畔真的是属于这里吗?
将行李放至旅馆后,我们便开始探索起这个城市。首先是观前街。穿过一排低矮居民房和一条出售廉价衣服的街道,来到了这儿。令我惊讶的是,所谓的休闲步行街也不过是一些如烤鱿鱼,粉丝汤之类的街边小吃,还有海澜之家这种随处可见的大众店组成的,某一隅还不停的传来长沙臭豆腐的广告声,让人不禁怀疑身在何处。当然苏州丝绸盛名在外,但很多店铺都打出十元一条的横幅,似乎表示,丝绸是如此的物美价廉。我不知道它真实的成本,甚至怀疑卖出的是否是真的丝绸,但为这一幕而感到难过。丝绸,搁古代,是贵族人的用品,它珍贵到可以作为和另一个国家友好往来的礼物,被这样低价甩卖,是该赞颂国民生活水平提高还是归功于生产力的发展呢。
从前觉得城市之所以有韵味,来自于它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情怀。就像苏州,一个苏字,就有了阵阵灵魂的香气。在去拙政园的路上,看见了很多卖玉兰花的老婆婆。初看到的时候,我和朋友都用手机在一旁拍照,拍老婆婆布有皱纹的手,拍她那手上串串洁白的花环。我们都认为,这样在街头卖玉兰花的老人像是一个城市的印记,是现代商业与传统手工业的互相渗透。但是失望的是,越到景区门口,这样的老人越多,专门向成群的年轻的女孩子推销花手环,有的直接拿两个往女生手上戴,嘴里念叨着五元一个,五元一个。我看见大多数人和我们一样,由起初的惊喜转化为漠然,这样一份无暇散发着幽香的物件在如浓雾般看不透的旅游业赚钱手段下瞬间就变质了,枯黄腐朽。
还有不得不提的是景区的垃圾桶,下面附上一张我同学的照片。
整个垃圾桶要是在夜晚无光的情况下,恐怕会被人当成上古传说里山野里跑出来的怪兽。这算是苏州给我的最难忘的印象了。
假期中,在朋友圈看到各地的旅游情况,厦门的文艺书店成了摆拍圣地,万里长城上挤满了好汉,外滩更是从白天就严重堵塞,我们无法责怪如今旅游业的发达和人们心中历山川河流的梦想,但同时也心痛地看见人间天堂变成发誓再也不会去第二次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