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身边的谋士,占据了整个三国时期的一半,之前已经讲过了荀彧,荀攸,这一次,便是郭嘉了。
郭嘉和荀彧荀攸一样,都是为曹操出谋划策之人,相比于荀彧,荀攸两人,郭嘉则往往着眼于战略,善于谋人。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首先说说郭嘉会识人。在郭嘉刚刚踏入乱世之时,跟随的却是袁绍,但郭嘉却说“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郭嘉便从此脱离了袁绍。但当时袁绍是最强大的,但郭嘉就却急于脱离袁绍,还认为袁绍难成大业,不过,也正如郭嘉所说,最终袁绍在战争中落败,而荀彧向曹操推荐了郭嘉,在与曹操的对话中,曹操认为“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同时,郭嘉也说“真吾主也。”由此看来,郭嘉是十分看好曹操的,郭嘉能看出袁绍难成大业,于是便脱离了袁绍,却跟随到曹操,而当时曹操并没有袁绍那样强大,但如此抉择,却也走入了正道,毕竟,曹操最后可是一位乱世英雄。
其次说说郭嘉能谋善断。当曹操和袁绍相处于官渡之中,孙策想要袭击许都,但郭嘉已经料想到了,说“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雄豪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也就是看出了孙策并不能威胁到许都,才不会紧张,郭嘉又说“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果不其然,孙策刚刚来到江东,就已经被许贡客所杀。和孙策并没有交过手,郭嘉却分析出了孙策的一切,甚至料定他会怎么死,这也正是国家恐怖的一面,在敌人刚刚有所作为之前,便已经断定事件的根源,并且有了解决方法。
最后再说说郭嘉的谋略。在曹操征三郡乌丸之时,曹操的许多将领都害怕刘表让刘备去袭击许都,但郭嘉却对曹操说“表座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果远征,公无忧矣。”曹操听从了郭嘉的想法,便下定决心准备远征,但在远征开始之前,郭嘉又说“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已出,掩其不意。”听了郭嘉的意见之后,曹操便使用了他的计策,对战时而言,郭嘉也几乎没有失败,而曹操用郭嘉的计策,直指单于庭,大破之,尚及兄熙走辽东,又打了一次胜仗。
郭嘉和荀彧荀攸一样,跟了曹操以后,便竭尽所能,为曹操出谋划策,是曹操杰出谋士中的一员,也是曹操集团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