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尊礼,各个诸侯国之间也是礼尚往来,就算打仗也是有严格礼制规定,绝对不会搞偷袭和阴谋。出兵要有一个理由,打仗要列阵再进攻,不打年老,不打伤残,不追败兵。于是就有了宋襄公之仁这样的事。
春秋时期,这种礼制渐渐的被人忽略,为了争夺诸侯霸主地位,于是就有了各种各样的阴谋阳谋,于是就有了兵书,有了《孙子兵法》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逸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