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有篇文章《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讲的是农村娃的奋斗史及对公平的一些理解,当时刚上大学,读完只是深有同感,没有其他想法。工作几年,经历了些事,读了些书,对这些问题也有了些自己的想法。恰巧在一个知乎社群里,提到“你身边有没有二十岁左右的很优秀的人?”这样一个问题,就去看了大家的答案,深有感触,自己也答了一个,分享给大家。
看到这个问题有段时间了,看了别人的一些答案,琢磨了很久,现在给出我的看法。
这个问题有两个要点,一个是年龄20岁左右,一个是要优秀。
年纪的事情无需多言,关于优秀要多说两句,所谓优秀就是出色、好。在二十岁左右这个年龄段混的比同龄的大部分人出色、好,才符合题设。
这个出色、如何界定呢?
首先我们看看二十岁左右的人的普遍状态:1上学中2工作中3混吃等死中
混吃等死的肯定不能算作优秀所以第三个直接pass。说剩下的两个。
上学中的,普遍状态应该是在上大学,有读研究生和博士的(少年班,天才少年),所以后者算做优秀,上大学的这些,在世界顶级名校和牛逼专业深造的算优秀。这两类优秀青年我身边没有。
工作中的,我国不允许雇佣童工,所以普遍状态是刚参加工作两三年时间,同样,天才少年自己创业,解决了某一类社会问题的算优秀;在牛逼企业,实现自己价值的算优秀。这两类优秀青年我身边也没有。
我不觉得这个优秀的划分严格。你做些大部分人都在做、会做、能做的事情,何谈出色和优秀。
现在我们来探讨下另外一个引申的问题,也是好多人都提到的,就是觉得二十多岁的优秀青年一般家境殷实,父母水平(文化、工作等)高。总结下来就一句话:有钱的越来越有钱,穷的越来越穷。想起这些不免悲从中来……
我不否认这种现象,只是试着去从另一个角度理解。想想人类还在狩猎时期,或者更早的时候,有两个人一个是身体稍微强壮些,一个身体稍微弱些,至于为什么这样,由于遗传、生长环境等各种原因,我们不在多加探讨。这两个人中稍微强壮的总是能加入到狩猎队伍中并获得不错的食物,而稍弱的则差些。到了他们的下一代,强的可以给孩子更多的食物,所以孩子也强。弱的没有办法所以,不能给孩子更多的食物,孩子也比较弱。强的孩子慢慢长大,参加狩猎,和他父亲一样。弱的孩子开始意识到和强的孩子的差距,但他的身体不足以狩猎,于是他开始思考,和强的孩子比,自己身体矮小,但小个子可以训练灵活性,到达一定水平依然可以去很好的狩猎。或者干脆不狩猎,去给狩猎的编草鞋,这照样可以生存,甚至改变下一代……
我们都清楚的进化论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其实还有一点,进化的过程中没有对与错,只有从结果往前推,才确定的了对错,因为错的慢慢都消失了,对的才能留下来。但是过程中没有对错,而且过程中的多样性才有了后来更多的可能性。
好,回到有钱与没钱对后代影响这件事情上。有钱的就像身体强的,后代在成长中自然更快更好一些;没钱的就像身体弱的,给不了后代太多,但这不能成为后代不进取的理由。
既然进化过程是一个试错的过程,而且过程中不知对错。那么个人的发展凭什么就不能多试些错,多思考一些改变的可能性,并努力进取,结果总差不哪里去。
有些人说如今的社会已经有了不同的阶层,而且阶层与阶层之间界限越来越清晰。我想说,存在即是合理。多样性从来都是进化的需求,人类历史上的重大变革,除却自然灾害,也大都是多样性的结果。(这个不好多说,太敏感)
我,往上几代都是农民,现在三线小城里混着,以上是我的观点,与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