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来《通往财富自由之路》20170525 《问答03,你上次觉得来不及是什么时候?》读后留言。
内容总结:
1.重要的不光是知道的时间,更重要的是践行的时间。
2.事情要一边做一边准备,而不是等到准备好了再去做。
3.在犹豫要不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问问自己“你上一次觉得来不及是什么时候?”
4.用和学,用比学重要,用时比学时重要
5.容易被琐事打扰的时候,问问自己: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
6.抛开质,只谈量是不可靠的。
我的感受:
说实话,没有读懂老师说的“为每一件事引入足够多的成本”那一部分。像参加考试交报名费一样,我们在做事情之前要先交费?比如想健身,先办张健身卡,想学习,先订阅个专栏?感觉也不对呀!很多人都是交了钱就消失了。
只是问“上一次来不及是什么时候”也不一定有用,因为如果不把需要做的事情列个优先级,那很多重要的事情就都在每一天的忙碌中“忘记了”,直到下一次被现实(时间)狠狠地惩罚一次才能再次想起来。所以还得记录,并不断复盘自己的记录,每天到晚上,留点时间问问自己:是不是今天做了三件可以被赞扬的事,有助于自己智慧或者财富成长的事。如果没有,那为明天列清单。在这样的反复中,来不及的事情会越来越少。
真的很喜欢“用时”这个概念。以后问别人学习某个技能不用“你花了多少学时”而改成“你花了多少“用时”。这样你就知道自己应该怎样用力地去做了。
容易被邮件打扰,今天一上班我就告诉自己,今天只有三次检查邮件的时间,其他时候不看邮件。接下来就是去做事、做事、做事,中午检查一次邮件,发现需要紧急处理的也不超过三封,而且紧急程度也没那么高了。晚上下班前五分钟浏览一遍,只有一封需要明天处理的。今天的收获可不少,效率提升了很多。
与老师给的问题“什么最重要什么更重要”相反,我之前下意识地会问“什么更容易?什么更喜欢?”所以这么多年来,一直都在做最容易的,什么都会,什么都不精。所以错过了很多。就连玩游戏也只打前三关,难度稍微一上升,就放弃。挑战有难度的,往深处挖掘,将成为我今后的方向。
另外,对于我来说,“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不够具体,还不如直接问“做这事有利于你的成长吗?”然后答案也就出来了。
因为注重量,为了读书而读书,听书,买书了很久。最后都买不动了。而真正吸收的东西,很少。要说有质量,学习这个专栏之后的留言,记录了自己有质量地成长。
至少,没有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