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锦瑟九十九原创
1.
大唐王朝社会风气开放,阳春三月,长安城花团锦簇,到处都是一片明媚温润的样子,一众公子小姐在晴园举行诗会。
早些年参加诗会的都是些有真才实学的人物,只是近些年,这诗会陆续加入了许多京城的富家子弟,林子大了,鸟儿也就多了起来,渐渐地,便有许多纨绔子弟也加入了进来。
这些纨绔大都是些世家子弟,整日鲜衣怒马,美酒佳人,哪里有新鲜事就往哪里凑,反正就是无所事事。
一早来参加诗会的那些大家小姐们,因着这些纨绔子弟的加入,也渐渐退了不少,如今留下来的,大都是一些“假闺秀”。
“假闺秀”顾名思义,就是假装是大家闺秀,说白了就是来给自己物色有权有势的夫家的女子,这类女子一部分是被家里逼迫要靠着女儿光耀门楣的,还有一部分是自甘堕落的。
世家子弟们偶尔也会从诗会上结识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子带回家中,但经常都是做妾做小。
许绍之便是这纨绔子弟中的一个,他昨日刚从蜀地回来,今日便得了机会进了诗会,主要就是想见一见这诗会中以才貌闻名但是却轻易不搭理人的冰霜美人苏珍珍。
2.
晴园是一块很大的花圃园,里面种植着各色花草林木。
许绍之是第一次来这里,出去解手后再回来的时候竟然迷路了。
他顺着园子里的小道走着走着,竟然进入了一片桃花林。
大朵大朵的挑花在枝头上开得异常繁盛,桃花若有若无的香气萦绕在他的鼻尖,微风吹来,和风送暖,略微香甜的空气让他沉醉在这一片灼灼明媚中不可自拔。
在密密匝匝的繁盛的桃花枝丫间,他看到了一个女子的身影。
他悄悄拨开枝丫,瞧见前面的桃花树下有一个女子。
她身着白色纱裙,面似芙蓉,眉如柳,女子肌肤如雪,一头黑发挽成高高的美人髻,头上的珠翠在阳光下发出刺眼的光芒,鲜红的嘴唇微微上扬。
女子双目紧闭,迎风而立,浓密的睫毛在花枝树影下微微颤动,端的是美丽无双,艳丽无匹。
女子沉醉在这春日的桃林里,似乎非常享受这甜美的空气。
许绍之不敢打扰女子,直透过花枝眼睛定定的盯着女子看。
不知过了多久,女子突然睁开眼来,一下子就看到了躲在花枝后的许绍之,女子也不恼,只是似乎是害羞了,转身便走,许绍之连忙跟了出来道:“姑娘请留步。”
女子听到声音,回眸朝着他一笑,这一笑宛若冬日春水,直让许绍之心里暖暖的,胸腔里一股热流涌了上来,他连忙道:“在下许绍之,请问姑娘芳名?”
女子没再回头,如黄莺般好听的声音自风中飘了过来:“苏珍珍。”
3.
原来是苏珍珍,传闻中对谁都冷若冰霜的美人苏珍珍竟然对着自己笑了。
许绍之在回去的路上咂摸着下巴不禁笑出了声来。
只是待他告诉众人自己在桃花林中遇到苏珍珍后,其他人都一脸骇然。
与他关系最好的宇轩轻轻开口道:“许兄,你刚从外面回来大概还不知道,苏珍珍前日已经去世了。”
许绍之惊讶道:“不是吧,我刚刚明明看到她还是个活生生的美娇娥啊,而且她说她就是苏珍珍。”
其中一人对许绍之打趣道:“你是眼睛看花了吧,日有所思,哈哈,日有所思。”
众人便开始对着许绍之起哄,觉得他是想美女神思恍惚了,接着便有人给他引荐了几位佳丽认识。
许绍之作为安定侯的小儿子,自然是不缺人惦记的,一时间莺莺燕燕环绕在侧,他也暂时把刚刚桃花林里见到的那一幕抛之脑后了。
回去的路上,许绍之与宇轩同乘一辆马车,他终究还是放不下桃花林中的那惊鸿一瞥,他开口道:“苏珍珍是怎么死的?”
“是自杀的。”宇轩答道。
“自杀?…怎么死的?…”许绍之喃喃道。
“吊死的,听说都惊动官府了。”宇轩答道。
许绍之怎么也无法将桃花林中见到的女子和自杀吊死后女子恐怖的死状联想在一起。
许绍之回到家,见到在大理寺供职的哥哥,便随口问了一句苏珍珍的自杀案,他哥哥抬眼看了他一眼道:“明日此案公审,你怎么对她感兴趣起来了?”
许绍之连忙道:“是一个友人与苏珍珍有故,昨日说苏珍珍亡故,唏嘘不已,所以托我问的。”
他大哥疑惑地看着他道:“明日也可叫你朋友前去听听吧,挺好个姑娘,也不知道为啥想不开……”
4.
第二日许绍之和宇轩一起去了大理寺旁听苏珍珍案子公审。
一大早大理寺的门口便围了许多人前来听审。
从人们你一言我一语的零零总总的话语中,许绍之听了个大概,原来这苏珍珍在诗会虽有艳名,无奈却父母早亡,她自幼和哥哥苏黎相依为命。
两年前,苏黎娶了媳妇,成了家,不久有了可爱的儿子,一家人和和美美,苏黎便想给自己的妹妹找个好归宿。
因苏家并不是富贵之家,苏黎听闻诗会有许多达官贵人,便花了许多钱,把她送入了诗会,期望她能找个好人家,有朝一日过上富贵的生活。
苏珍珍自幼酷爱读书,又生得一副好皮囊,在诗会中如鱼得水,很受欢迎,只是她总是不苟言笑,很少与男子交往,便得了“冰霜美人”的称号。
本来苏黎以为以妹妹的才貌定然会在诗会中寻一富贵良人,没想她竟然好端端地自尽了。
负责审理此案的大理寺卿拍了拍惊堂木道:“传人证及仵作!”
三位证人被带到了堂上,他们都是与苏珍珍生前一天有过交集的人。
第一位是个裁缝铺的老板,他开口道:“苏姑娘出事前一天,来我家店里选了一匹天青色的布料,还选了衣服样子,让我照着给她做一件,她付了银钱便离开了,没有什么异样。”
第二位是卖胭脂水粉的杂货摊老板,他开口道:“她家就在我货摊附近,我认识她,她来买了胭脂,还说我这胭脂颜色很鲜亮,便离去了。”
第三位是卖豆腐的老板,他开口道:“她来买了二斤豆腐,说是家里要做包子,人多我没注意看到她表情。”
接着是苏珍珍的哥哥苏黎和她嫂子的供述,苏黎戚戚哀哀道:“我们是在第二天早上才发现珍珍悬梁自尽的,哎……也不知道她是遇到了什么事想不开就离我们而去了,这些年我和她相依为命,好不容易的……”
说完擦了擦眼角,五大三粗的男人,眼里泛起泪花,让周围人都觉得很是难受,都同情地看着他。
苏黎的媳妇也说的和苏黎大致一样,并无多大出入。
仵作上前道:“尸检结果:苏珍珍,女,一十七岁,身长三尺三,脖子有青色淤痕,其他未见损伤,死因:窒息。”
大理寺卿道:“按口供和仵作尸检来看,苏珍珍为自杀,此案无疑点,即日结案,家属还是让她早日入土为安吧。”
许绍之想了想道:“大人,此案疑点重重,为何说是没疑点呢?”
大理寺卿见有人质疑,便开口道:“何处有疑?”
许绍之朝堂上官员见礼后道:“苏珍珍没有死亡动机,试想一个前日还去定做衣服,购买胭脂水粉的女子,如何第二日就自尽了?”
周围众人也低低道:“是啊,确实不该啊。”
大理寺卿朝着许绍之道:“那依你之见,此案嫌疑人谁最大呢?”
许绍之道:“我需要看一看苏姑娘的尸体。”
大理寺卿挥了挥手,苏珍珍的盖着白布的尸体被抬了上来。
许绍之之前从未接触过尸体,这是第一次,他也没有惧怕,上前揭开白布,虽早有准备,但她还是被骇了一跳。
苏珍珍面目如普通吊死之人一样,长舌突眼,很是可怖,许绍之虽一开始被骇了一跳,如今不知为何却总觉得她和自己很熟悉,也不怕,只伸了手拨开女子的颈项查看淤痕。
细细看了,竟然发现女子颈间有一大一小两道淤痕,小的淤痕不注意便看不到。
许绍之指着细小的淤痕道:“她分明是被人勒死后吊上去的。”
“那不是自杀,难道是她家人杀了她?”
许绍之道:“是,凶手正式他哥嫂!”
苏黎连忙道:“这位公子,我们夫妻俩自问和你无冤无仇,你为何要空口无凭诬陷我杀害自己亲妹啊?”
许绍之拉起苏黎媳妇的衣袖道:“不是空口无凭,这就是证据!”
只见苏黎媳妇手腕上戴着一只银镯,许绍之将她手腕上的镯子取下来,拿到苏珍珍颈项间一比对,竟然发现苏珍珍脖子左侧淤痕处有一细小青痕,细看竟是小小的梅花状,和镯子上压着的梅花印迹刚好符合。
苏黎媳妇看着眼前的证据,自知抵赖不过,哭着指着苏黎道:“他才是凶手,他收了梁家老三的财物,便逼着自己妹妹给那梁家老三做小,珍珍不从,他便威逼我与他一起杀了珍珍……嘤嘤…大人,我是被逼的啊…”
苏黎看着眼前哭哭啼啼的媳妇,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瘫坐在地。
那梁家老三倒是有钱,但是却是个瘸子,今年也四十多岁了,也不知道他送了苏珍珍哥哥多少财物,才让他如此。
许绍之想到桃花树下那个明媚的女子,不禁皱了皱眉。
5.
苏珍珍的案子结了,害她的哥嫂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许绍之想着自己和苏珍珍从未谋面,不想竟然却有如此际遇,便在结案第二日,带了香烛前去晴园,欲在那日看见苏珍珍的桃花树下为她上一柱清香,不想,他走遍晴园,都没有再找到那日误入的那片桃花林。
夜里,许绍之做了个梦,梦里苏珍珍站在桃花树下朝着他微笑,和他道:“谢谢恩公帮我昭雪,我会尽我所能给你一门美满姻缘。”
不久后,皇上最喜欢的怀玉公主择选驸马,京中才子齐聚一堂,都想做这怀玉公主的驸马。
这怀玉公主据说是当朝的第一美人,她不仅生得美丽,性格脾气也好,一点公主的架子都没有,待人礼貌谦恭,温良敦厚。
许绍之很幸运地入了怀玉公主的眼,做了驸马,婚后夫妻两人恩恩爱爱,琴瑟和谐,一时间在民间传为美谈。
晴园后来也被称为:桃花仙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