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顺风车事件

首先,为受害者默哀空三行,愿逝者安息,生者无怨。




印象中半年内已经有2起滴滴顺风车的遇害事件了,且都是美丽女子,一次在郑州,一次在温州。第一次事件发生的时候,关注度还没有那么的高,毕竟奸杀案并不是罕见的新闻了。但是这一次,舆论显然已经点燃了,那么我们从中能够思考到什么。

有人说全国取消滴滴,这显然是情绪化的反应,可以理解但无法支持。是的,滴滴有问题,但任何工具都有问题,就好比资本主义体制和封建体制,我们当然进化选择了相对优越的资本主义。我们选择它不是因为它完美,而是因为它是当下最优方案,再比如高考,它的不足路人皆知,但谁能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呢?所以,面对这种不完善,我们只能够逐步的去改良,在不断的错误中去让它更安全更公平,这是所有事物发展的趋势。

所以,取消滴滴,回复出租车业务,就相当于回到了封建制度。因为出租车的弊端很多人有切身体会,且出租车发生奸杀案的也不少,只不过通常关注度没有那么高。

滴滴作为一个新事物,犯错是更容易被指责的,而出租车是一个传统的事物。这也是导致同样的案件,如果发生在不同的交通工具上,大家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比如当年的淘宝假货问题,马云就说过“线下的假货更多,平台的确有责任,但是应该被理解”。这也许就是新事物的宿命和考验,如今拼多多也面临了这个问题,能够通过改善自己通关,那么将鲤鱼跃龙门,如果不能过关,那就变回咸鱼了。

也有人说加强监管的,比如监控、更加严格的审查等等,这些有用吗?当然有用,而且非常必要,因为它能够减少事件发生的概率。但要知道,虽然整体概率的确是减少了,而还是会有遇害的人,对于她来说,这个概率就是百分之百。就比如马航失联,根据目前的消息,大部分倾向于驾驶员情绪失控,属于带着大家一起陪葬的行为。那么飞机的监管是足够严格吧,但是在事情发生的那一刻,却是失控状态,在那个时间段,所有的制度都是浮云,我们只能祈祷人性的奇迹。

再来看滴滴,前后两起案件,其实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作案人都是年轻男子,一个跳河自尽,一个瞬间被捕。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两个人在作案的时候,都一定是知道自己会付出代价的,不存在侥幸心理的,因为都是实名的,路径也是被监控的。这种情况下,可以想象,两个人都是已经放弃自己了,原因大概率是生活不如意,比如第二个人事发前已经向许多机构申请贷款。

面对想报复社会的人,制度未必可靠,就比如你在昆明火车站买个票,或者仅仅是路过,都有可能变成了一缕冤魂。

制度只能做到一定程度的预防和事后的处理,所有的法律都是解决已发问题的,如果没有发生,或者只是存在隐患,那么对不起,法律只会在一旁静静的等待着。所以,即使是车内有全程录像,那么只要它想犯罪,它也可以直接砸掉,在恶念升起的那一刻,所有的受害者都是无助的。设想一下,现在你正在玩手机,你的邻居突然拿着砍刀向你飞奔过来,什么制度有用呢?什么法律有用呢?什么监管有用呢?

所以我认为,对于受害者,最需要解决的是当下,也就是犯罪发生的那一刻,什么最管用?

答案就是:男的多健身,女的带防狼喷雾。这样起码你还有反抗的空间,如果你寄希望于制度,那可能是身后事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作者:小楼老师 01 最近被一条滴滴车司机杀害21岁空姐的新闻刷屏了。 在李某乘车后不久,李某曾微信和同事说,司机...
    小力老师阅读 434评论 0 0
  • (哥林多前书15:51) 我如今把一件奥秘的事告诉你们,我们不是都要睡觉,乃是都要改变。 想要成为临终关怀...
    天路客語阅读 1,166评论 0 1
  • 晚上出去兜风,看见好多鱼,有很多人找老板买鱼。儿子执意要去看鱼。没办法,现在的小孩都是小皇帝,我也只能遵旨了。 儿...
    三皮大叔阅读 344评论 4 5
  • 聚焦自己相信的事,一定心想事成。加油!
    早茶月光C阅读 256评论 0 1
  • 这两天忙着参加学校的学术会,听了几场报告,发现一些挺有趣的选题,比如:跑步文化解读(!)、烂尾新闻、芙蓉姐姐的媒介...
    田靠谱阅读 24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