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我26岁,我什么都想要。
仅仅一瞬间,柔和的月光照进客厅,在黑暗中一步一步向前移动。我摸不着也抓不到,只是眼睛盯着前面的这一束破碎的光芒。
白天上完写作课后,满脑的思绪,其中记得最深刻的就是老师让我们问自己:你想怎样活下去?怎样才能让自己幸福?
我也在问自己:我想要什么?
从一个一无所有的地方到另外一个一无所有的地方;
从一个什么都有的地方都另外一个什么都有的地方。
我们每个人所存在的世界,都基于我们各自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于是,对我们每个人来说,自己真正所身处的世界,其实是相当主观的。
特别是最近北上广焦虑大爆发,来了一批闯世界的人,走了一些寻找家乡的人。一个特别好的朋友最近也离开了,她说:“要在家乡去寻找下远方。”
我说:此心安处是吾乡。不管在哪里,你心安就好。
这个城市的一年四季太相似了,每天日复一日,强大的时间压迫感都让你没有任何放松的时刻,自然也就不会去思考这些意识内的东西,就算突然间有想过,可是转念就开始做其他的事了。所以静下来难能可贵……
人的需求有很多,如果直接区分开来,可以分为外在的和内在的。
外在的有物质,地位,认同感,社交等。
内在的有精神满足,爱,灵魂伙伴等。
而对于我来说,那个关键词就是:自由。
在百科上的解释为:自由是一个政治哲学概念,在此条件下人类可以自我支配,凭借自由意志而行动,并为自身的行为负责。
凭借自由意志而行动,大部分时间,我们都是处于一个由自己意志控制而行动的状态。但由于受其他外在条件的约束,所以会心烦,担心,不安,各种情绪的猛兽瞬间扑倒你,如果你不站起来,就做了情绪的奴仆。
所以,高度自律带来的自由才会更持久。
1.身体健康
戒掉酒,戒掉熬夜,戒掉不良的生活习惯。达到身体的理想状态,不想做一个随随便便就过完这一生的自己。
于是开始健身,开始跑步,开始在keep上练习拉伸。每次运动的时候,想要坚持的念头太少了,可不可以休息下?可不可以停下来?今天可不可以少跑点?
但意识里另外一个毒辣的我就跑了出来:赶紧完成,不要停下来。就是这样一遍又一遍,才慢慢的坚持了下来。有时候也有朋友在群里或者私信督促我,不敢偷懒。
有了一个理想的身体状态,你才能做其他想做的事。
2.阅读和写作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锺粟。所有故事的题材选取于生活,但在意识层面上又高于生活。所以当你无法看到,听到,经历到的事,书可以带你去那个世界。
毛姆说:“养成读书习惯,也就是给自己营造一个几乎可以逃避生活中一切愁苦的庇护所。有了庇护所,苦闷受伤时,才有治愈的的地方,才有面对这慌乱世界时的强力后盾。”
很庆幸的是,我找到了这个美好的方式,那就是阅读。
写作就是再过一遍,过一遍自己,也试着过一遍他人。在他人的思想中去发现自己的内核,那些共有的人性,明白自己为何会这样想?为何会这样做?见自己,见天地,见众人。
3.学习学习再学习
这是李笑来公众号的名字,我第一次关注的时候,发现公众号名字竟然也可以取得这么直白。
后来去买了李笑来的书《把时间当作朋友》,不管是书中一些实际经历得出来的经验知识还是一些理论上的东西,都给我带来很大的启发。
中间特别有讲到关于时间管理,上升到另外一个层面就是对自我的控制。还有柳比歇夫坚持56年的“时间统计法”,不得不让人惊叹,让我们看到了这才是时间管理的鼻祖。
其实,最重要的是,打开了我更深层次思考问题的源头。
网上有个犀利的总结:
5%的人在思考;
10%的人认为自己在思考;
85%的人,宁愿死也不肯思考。
没有执行的想法不过是幻觉,抛开间歇性的踌躇满志和长久性的混吃等死模式。只有把深度思考过的想法变为产出并且持久实际行动的人才回成为那5%。
4.绘画
我是一个对色彩极度喜欢的人,只要是鲜艳的颜色,我都会心花怒放。有时候我觉得我性格里呈现了一种植物的特性,可以很安静很长时间的去做一件事。所以,绘画需要的静心,我完全符合。
以前在上高中的时候,见到好看的素描,会跟着别人模仿。甚至见到好看的图片,也会忍不住的想要自己画一幅出来。就是这种天然的喜欢,也没能坚持下来画出点啥,离开学校后,就没再拿起画笔。
直到有一天,无意中在微博上看到丹青老师画的水彩,我那蠢蠢欲动的心开始了再次躁动。一篇又一篇去翻老师的微博,收藏画画需要的工具和颜料,还有一些简单的画画技巧,然后第一时间下单,等待这些宝贝们赶紧到我怀里来。其间自己有单独配色,然后跟着视频学习,画了几幅还不错的水彩。
我会坚持下去,继续我生活中的“小确幸”。
5.财富
笑来老师说:没钱是一种病,病是能治的。
可是,我要说:我一直病了二十多年了,还是没钱治。
这是穷癌吗?
想想都觉得可怕。再想想我自己更可怕,竟然就这样一直纵容着自己的病态,并把它当成一种常态。病是可以治好的,挣钱当然也有门道。
即“做对的事”远比“把事情做对”重要得多。在不重要的地方发力,其实只会更消耗内力。说来说去,就是脑子关注的焦点发生了偏移。
就拿写作这件事来说,如果我不知道真正的目标应该是为了让读者有所收获,那么我就算想从白天写到黑夜,再从黑夜写到白天,靠写作来赚大钱也是机会渺茫。
说实话,到现在我也还在继续摸索读者的需求是什么?能给他们带来什么?
如果,仅仅某一瞬间,灵光乍现,我搞懂了这个问题,那这篇文章肯定也是爆文啊!
王小波在他21岁那天说,在他一生的黄金时代,有好多奢望。他想爱,想吃,还想变成天上的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他。
在26岁的这一年,我想执行这句话:在内省中完成自己的定位并持久的执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