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原求学四年,之前一直对晋祠提不起兴趣,一来是相较平遥古城之类名气不足;二来感觉祠堂多供奉先贤、鬼神,应该不怎么有趣。直到临近毕业,想着不去趟晋祠未免有憾,又值朋友刚好有闲,敲定时间,便约着同去。去后,才发现自己差点就错过了这座在建筑、历史方面都非常值得称道的北方园林。
晋祠外围主要是个公园,同大多数景点一样,多为依托晋祠知名度,摘录亦或杜撰一些小故事,以作点缀,增加其游览性。小故事已记不大清了,只觉园内绿树成荫,植株繁盛,不失为一个休闲的好去处。
穿过公园,才是晋祠的入口,朱红色的门墙显示出其地位的不同,门中央悬挂着陈毅将军题的晋祠牌匾。
入门后,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戏台的背面。戏台名叫水镜台,出自《汉书》意为"清水明镜不可逃形",分前后两部,后台为明代建造,前台为清代补建,坐东朝西,面向圣母殿。感觉整个造型很像孙悟空与二郎神斗法时所变的庙宇,窗似眼睛,门似嘴巴,配上亮丽的黄色,炯炯有神,很是傲娇。
穿过会仙桥,看了金人台后,我们就离开了中轴线,向北寻唐叔祠。唐叔祠前是个八角莲花池,只可惜时候不对,池内几朵紫莲残败慵懒,莲叶也甚是暗淡。过了莲花池,拾阶而上即是唐叔祠,小小的院落里供奉的便是西周时期晋国的开国诸侯唐叔虞。
唐叔虞是周成王姬诵的胞弟,西周初期,武王崩,成王立,唐发生叛乱,周公诛灭了唐。一天,周成王和叔虞嬉戏,成王把一片桐树叶剪成上朝用的玉圭状送给叔虞,说:“用这个分封你。”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成王说:“吾与之戏耳。”史佚说:“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于是周成王把唐封给叔虞,因此称唐叔虞,姓姬,字子于。
这就是“桐叶封弟”的故事,叔虞到唐后,兴修水利,开垦农田,当地人为此很是感激。叔虞儿子即位后,因其境内有晋水,遂改“唐”为“晋”,并在晋水的源头修建了祠堂,纪念唐叔虞,这便是晋祠的起源。
唐叔祠坐北朝南,上间供奉的是唐叔虞的塑像,东西厢房是各地捐献的一些佛像雕刻,因大规模灭佛运动,大多雕像已是残缺不全。南边门口处不是门神,却是些鼓瑟吹笙的宫廷乐女塑像,乐女服饰颜色依然亮丽,造型亦很生动,只是摆放在这种位置有点像迎宾仪仗队,唐突了美人。
出唐叔祠,我就又回到了中轴线,来到献殿。献殿始建于金,是祭祀圣母的殿堂,只是宫殿四周无墙,以栅栏围之,相当于一个天然的冰箱,以宫殿作祭台,也算是皇家的大手笔。献殿之后是座桥,名"鱼沼飞梁"。古人以圆形为池,方形为沼,桥梁呈十字形,仿若大鹏展翅,因此得名。这座十字桥被梁思成称作"孤例",但我等俗人对桥梁不甚了解,感觉卢沟晓月、二十四桥更适合在书中遇到,要是真正上了桥,桥也便同千千万万桥梁作用一样了。
穿过鱼沼飞梁,就是晋祠的主体建筑圣母殿。圣母殿创建于宋天圣年间,相传供奉的是唐叔虞的母亲、姜子牙的女儿邑姜,正殿的八根柱子上盘着八条龙,是我国唯一保留下来的木雕盘龙。殿中有侍女、太监42尊,邑姜居中而坐,凤冠霞帔,雍容华贵,一副宫廷统治者的形象。
而我最爱的地方,是圣母殿右边的一株古柏。左边原有一株凤柏,与之对称,县志记载清朝时期,已被不肖子孙砍伐。龙柏树龄已有2600多年,树干皴裂,但枝叶依然青翠。因年代久远,其枝干向地面倾斜成45°,而造化神奇之处是在龙柏旁边正好生有一株小柏树,予以支撑。如果龙柏倒塌,不仅会砸向圣母殿,造成宫殿破损,更是损失一株齐年古柏。因有撑天柏的支持,龙柏显示出一种游龙侧卧的奇景,人们将这两株柏树视为父子之间的相互扶持,草木亦有灵性。
然而,当参观完圣母殿之后,一个大大的疑问出现在我的心里。问导游为什么这里叫晋祠,却主要供奉的是唐叔虞的母亲,唐叔虞偏安一隅,不论宫殿布置还是祭祀,都跟邑姜相去甚远。导游解释说这是因为人们讲究孝道,一个人的功劳再大,也不可能大过生他养他的母亲。理由只是这么简单吗?
查阅资料,发现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正好有一期,讲的就是晋祠之谜。人们看到圣母殿中悬挂的牌匾,大多是在歌颂剪桐封弟的故事,而圣母坐下的高台,也是雕刻的一位将军扬刀立马,驰骋沙场的画面。就像关公祠里墙上绘的是关羽的赤兔马和千里走单骑的情景一样,宫殿的描述必定是宫殿主人的相关事迹,像晋祠这样描述和殿里供奉的不是同一个人,还是见所未见。
要解释这种矛盾,还要从太原的地理位置说起。古时太原是中原连接西北地区的门户,历朝历代都会派重兵守卫,但因为守将手握重兵,也更容易造成佣兵起义。汉文帝刘恒、隋炀帝杨广、唐高祖李渊等都是太原起兵,夺的天下。
太原三面环山,传之为龙脉,而又出了这么多真龙天子,所以一直就有“龙运之兴”的说法。当年,宋太宗赵光义攻打太原,着实费了一番功夫。守城的将领都投降了,政权都投降了,百姓和士兵还在顽强的抵抗,没了武器,他们就揭瓦而砸。最终,赵光义在攻下太原之后,下令驱逐城中居民,水淹火烧彻底毁灭了晋阳城。
就在赵光义毁灭晋阳城的第二年,却下令大规模修缮了晋祠。有说是赵光义残暴的做法使得北宋政权和晋阳的百姓矛盾激化,晋阳自古以来,就有唐叔虞崇拜,在彻底毁灭了晋阳城之后,为了缓和矛盾,赵光义大兴土木,修缮了人们作为祭祀地点的晋祠。也有说法是赵光义颇为介意晋阳“龙运之兴”的传言,也忌惮晋阳彪悍的民风,所以想借修建晋祠之举,弱化唐叔虞崇拜。然而,即使赵光义想这么做,直接换成圣母,晋阳的百姓怎么可能会接受呢,所以,这就需要一个契机。
而这个契机,就是多年之后的一场地震。圣母殿中有块石碑,刻着一首小诗,写道“悬瓮山中一脉清,龙蟠虎伏隐真明,水漂火劫山移步,五十年来帝母临。”县志记载在赵光义的儿媳刘娥当政期间,太原发生了一场大地震,悬瓮山因地震,而山体滑坡,毁坏了晋祠,宋朝当权者可能就是在这个期间,偷梁换柱,将圣母替换了唐叔虞,无奈的唐叔虞也只能接受着这一切,一个人怎么可能和他的母亲争夺贡品,争夺祭拜呢!
按照古人修建祠堂并种植柏树的习惯,龙柏的年龄正好是西周时期,说明当年,这里确实有一座祠堂,而北魏时期,郦道元的水经注就提到过鱼沼飞梁,鱼沼飞梁的石基和圣母殿的石基是相互咬合在一起的,说明二者是同一时期建造的。宋朝在修缮晋祠时,只修建了鱼沼飞梁的水面建筑,水下的石基明显不是宋朝的风格,年代也更为久远。只是经久变故,原来的祠堂早已倒塌了,种植的柏树却没有死,在一次次的历史变迁中,成了现在的模样。
有人说圣母的形象是仿照当时的皇太后刘娥建造的,因为如果没有宫廷的允许,民间是绝不可能私自按照皇家的建制来修建。然而,由于缺乏史料,具体的真相早已无法得知。晋祠也就以这种诡异而合理的方式存在着,迎来送往,香火不绝。
远古时期,人们崇尚太阳,圣母殿顺着山水走向,背山面水,坐西朝东,面对日出的方向,这与近代建筑坐北朝南完全不同,明显是远古时代遗留的建筑模式。除此之外,园内殿宇、亭台、楼阁、桥榭、寺庙、道观等样样俱全,浓缩了中国古代大部分的建筑样式。直到现在,我依然很庆幸当初在离开之前,选择到晋祠参观,而这段记忆,也像酿酒一样,随着时间推移,越发醇香。